翻譯和注釋
譯文
時光只知道催人老去,不理解人世間“多情,酒看長亭送別時,傷心“淚水滴到衣衫上,連喝醉酒也不能使自己忘卻煩惱。
昨夜,急促“西風刮“梧桐樹葉颯颯作響,月色慘淡,朦朦朧朧,我“美夢不斷地被驚醒,不知何處“高樓上傳來大雁凄厲“叫聲。
注釋
只解:只知道。
不信:不理解。
離亭:古代人在長事短亭間送別.因此稱這些亭子為離亭。亭:建在路上供行人休歇“長亭。
春衫:春天所穿“衣服。此處指年少時穿“衣服,唐代張籍《白纻歌》:“皎皎白纻白且鮮.將作春衫稱少年?!?br />淡:慘淡清冷。
朧(lóng)明:模糊不清,此指月光不明。朧,朦朦朧朧。
頻:屢次。
高樓雁一聲:化用自唐代韓偓《生查子》:“空樓雁一聲,遠屏燈半滅?!?。
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問答
問:《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的作者是誰?
答: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的作者是晏殊
問: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是宋代的作品
問: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出自晏殊的名句有哪些?
答:晏殊名句大全
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賞析
此詞以輕巧空靈的筆法、深蘊含蓄的感情,寫出了富有概括意義的人生感慨,抒發(fā)了嘆流年、悲遲暮、傷離別的復雜情感。全詞感情悲涼而不凄厲,風格清麗哀怨,體物寫意自然貼切,是晏殊詞中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
起首二句把時光擬人化,暗含“多情自古傷離別”和“思君令人老”雙重含義?!岸嗲椤倍郑倲z全篇。
三、四兩句寫詞人感時光易逝,悵親愛分離,心中的煩惱無可化解,只好借酒澆愁,然而不久便又“淚滴春衫”,可見連酒也無法使自己暫時解脫。
下片先寫不眠,次寫驚夢。西風颯颯,桐葉蕭蕭,一股涼意直透人的心底。抬頭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朧而又慘淡,仿佛它也受到西風的威脅。
“好夢頻驚”寫每當希望“好夢”多留一霎的時候,它就突然破滅了。而且每當一回破滅,現(xiàn)實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齊奔集而來。此時,室外的各種音響,各樣色彩,以及室中人時光流逝之感,情人離別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剛才的好夢全都打成碎片了。這里,“好夢頻驚”四字為點睛之筆,承上啟下,把室中人此際的感受放大成為一個特寫的鏡頭,讓人們充分感受其中沉重的分量。
“何處高樓雁一聲”寫室中人沉抑的情緒正凌亂交織之中,突然飛出一聲高亢的哀鳴。這一聲哀厲的長鳴,是如此突如其來,使眾響為之沉寂,萬類為之失色。這是孤雁的哀唳,響徹天際,透入人心,它把室中人的思緒提升到一個頂峰了。這一聲代表什么呢?是感覺秋已經(jīng)更深嗎?是預告離人終于不返嗎?還是加劇室中人此時此地的孤獨之感呢?不管怎樣,它讓人們想得很遠、很沉,一種悵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已。
綜上,此詞上片概述時光之無情,下片寫春去秋來,觸景生情,相思難禁。詞中“長恨離亭”、“好夢頻驚”等句,用意超脫高遠,表現(xiàn)了一種明凈澄徹而又富于概括意義的人生境界。
- 許紫沖求真容贊廬山之下,繡谷之中。一江夜月,萬壑松風。此意誰能委,岳陽城外松。
- 殘絲曲春風駘蕩吹人衣,殘絲罥花曳空飛。間愁十丈斷不得,雄蜂雌蝶相因依。高樓夾路凌云起,瑣窗鸞柱彈流水。鸞聲啼老楊柳煙,香夢蒙蒙隔千里。
- 震父與僧偕至王謝清游帶越僧,共攜山老坐吳亭。身間不記為官日,落落吟詩讀道徑。
- 千頃廨院小憩老僧舊爇左臂干緣寶叔塔一絕憫見說當年老比丘,茶毗一臂作重修。山頭寶叔成新塔,泉下應貽父母憂。
- 思還人四方四首念郎南行在桂林,蠻風瘴雨眾毒侵。到家團欒第一樂,原郎早歸無久淫。
-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達磨西來,卦文不識。胡卜亂卜,傳至今日。佛日等是開個鋪席,敢向朕兆未分已前。端平元年正月一。
- 寄福公道人帝力護禪林,滄洲側布金。樓依水月觀,門接海潮音。開士但軟語,游人多苦吟,曾同方丈宿,燈火夜沉沉。
- 元日感懷振蟄春潛至,湘南人未歸。身加一日長,心覺去年非。燎火委虛燼,兒童衒彩衣。異鄉(xiāng)無舊識,車馬到門稀。
- 邯鄲歌回顧灞陵上。北指邯鄲道。短衣妾不傷。南山為君老。
- 寄懷二十首正月山園未有花,梅花落盡亦堪嗟。瑞香莫與蘭爭長,獨立風前自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