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nóng)于郊乃作熙熙陽春之詩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于鄉(xiāng)之人而歌之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nóng)于郊問答
問:《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nóng)于郊》的作者是誰?
答: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nóng)于郊的作者是張栻
問: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nóng)于郊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nóng)于郊是宋代的作品
問:嗟樂父老,其告其喻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嗟樂父老,其告其喻 出自 宋代張栻的《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nóng)于郊》
問:嗟樂父老,其告其喻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嗟樂父老,其告其喻 的下一句是 爾之有生,君實覆汝。
問:出自張栻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栻名句大全
- 句先生自舞琴。波上人如潘玉兒,掌中花似趙飛燕。
- 折楊柳詞四首鳳樓高映綠陰陰,凝重多含雨露深。莫謂一枝柔軟力,幾曾牽破別離心。館娃宮畔響廊前,依托吳王養(yǎng)翠煙。劍去國亡臺殿毀,卻隨紅樹噪秋蟬。秾低似中陶潛酒,軟極如傷宋玉風。多謝將軍繞營種,翠中閑卓戰(zhàn)旗紅。高僧愛惜遮江寺,游子傷殘露野橋。爭似著行垂上苑,碧桃紅杏對搖搖。
- 劉誼夫見寄云溪之什用前韻身墮樊籠里,心游浦溆邊。晚風傳牧笛,落日漾漁船。山接無窮樹,江連不盡天。憑誰圖此景,彷佛似斜川。
- 南海神祠滄溟八千里,今古畏波濤。此日征南將,安然渡萬艘。
- 宋之問百丑只能博寸榮,趨權(quán)恃勢苦營營。早知觸憲終歸死,何似閒吟過一生。
- 菩薩蠻(中呂調(diào))玉人又是匆匆去。馬蹄何處垂楊路。殘日倚樓時。斷魂郎未知。闌干移倚遍。薄倖教人怨。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
- 望江南(娑婆苦·六首)娑婆苦,長劫受輪回。不斷苦因離火宅,祗隨業(yè)報入胞胎。辜負這靈臺。朝又暮,寒暑急相催。一個幻身能幾日,百端機巧袞塵埃。何得出頭來。
- 送人荊璞雖未琢,須成圭璧珍。嶧桐雖未弦,須奏云和音。抱此材質(zhì)良,識真豈無人。薦進憂禁嚴,持美以效君。永為廊廟器,陋彼瑚璉陳。胡然久賢勞,展驥滄海濱。
- 漢上偶書謫仙唐室游茲郡,花下聽歌醉眼迷。今日漢江煙樹靜,更無人唱白銅鞮。
- 大江東去初功席混沌,在席機緘斡變席,坎中一席氣。潛發(fā)氤氳初出地,升變陣云呈瑞。電掣雷轟,陰陽交會,致作廉纖雨。帝川飛過,化成玉鼎神水。溶溶九變生金,煉歸離內(nèi),點化成陽體。神變離形攄妙用,獨擅幕天席地。兀兀騰騰,隨方應現(xiàn),坦坦無拘系。含融一體,頓然超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