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②“入關(guān)”句:指項羽火燒阿房宮。
③“玉玦”句:《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鴻門宴上,范增三提玉玦,暗示項羽起伏兵殺掉劉邦以除后患,但“項王默然不應(yīng)”。
④“鼎上”句: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擔心長期對峙下去對他不利,于是抓了劉邦的父親,揚言劉邦不投降就殺了他父親燉成肉羹吃,劉邦聽說后說:“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即幸分我一杯羹?!?br />⑤“垓下”句:指霸王別姬。
⑥定陶美人:劉邦的寵姬戚夫人是山東定陶人,故稱。
書項王廟壁問答
問:《書項王廟壁》的作者是誰?
答:書項王廟壁的作者是王象春
問:書項王廟壁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書項王廟壁是明代的作品
問:三章既沛秦川雨,入關(guān)又縱阿房炬,漢王真龍項王虎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三章既沛秦川雨,入關(guān)又縱阿房炬,漢王真龍項王虎 出自 明代王象春的《書項王廟壁》
問:三章既沛秦川雨,入關(guān)又縱阿房炬,漢王真龍項王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三章既沛秦川雨,入關(guān)又縱阿房炬,漢王真龍項王虎 的下一句是 玉玦三提王不語,鼎上杯羹棄翁姥,項王真龍漢王鼠。
問:出自王象春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象春名句大全
書項王廟壁賞析
中國文人喜歡在詩中臧否人物。王象春這首詩,就對項羽、劉邦這兩位大人物作了一番評說。
項羽、劉邦當初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不過都是有野心的人。照司馬遷的記載,他倆都見過秦始皇。項羽見了說:“彼可取而代也!”劉邦見了說:“大丈夫當如此也!”雖然一個藐視,一個艷羨,目標卻都是自己想當皇帝。后來果然為了天下,龍爭虎斗,打得個昏天黑地,野心得遂,小人物也就進入了“大人物”的圈子。在這場爭奪中,劉邦勝了,項羽敗了。在以成敗論英雄的中國,自然會為勝者送上無量贊歌,對失敗者則大抵少有好話,能像司馬遷那樣把項羽列入《本紀》,還有不少贊許之辭,就算很不容易了。王象春從功業(yè)的成就來觀察,以為劉邦能去秦苛法,約法三章,如天降甘霖,深得民心,可謂真龍;項羽勇可稱虎,但入關(guān)后只知掮槍綽棒、縱火劫掠,不懂收拾人心,只是一介莽夫,終較劉邦遜色。
這一評論雖很簡潔,但未有新意。不過,王象春的劉項比較論還有后面兩層意思,讀來就頗不俗了。
一層是從人格上比較。鴻門宴上,范增三提玉玦,暗示項羽起伏兵殺掉劉邦以除后患,但“項王默然不應(yīng)”。他堂堂做人,寧可一刀一槍在戰(zhàn)場決勝負,不愿意在背后搞陰謀詭計。劉邦不同,當項羽把劉邦他爹綁在砧板上,威脅劉邦退軍時,劉邦竟完全不以老子的安危為念,嬉皮笑臉地對項羽說:我們曾約為兄弟,我老子就是你老子。如果你想把你老子煮來吃,請分一碗肉羹給我嘗嘗。完全是一副潑皮無賴的樣子。兩相比較,論人格,王象春以為“項王真龍漢王鼠”。中外歷史上,政治家都是玩弄詭計的高手,翻云覆雨、朝令夕改、弄虛作假、背信棄義,是家常便飯。成功了,這一切都可以當作靈活的手腕兒載入經(jīng)典。如果失敗,自然另作別論。項羽勇猛,不擅詭計,終于失敗,但王象春以為項羽的人格高于劉邦。這樣的評論,就有點意思了。做人,總要講點人格,如果不講人格,整日玩弄些陰謀陽謀,雖然得了天下,可稱梟雄,也難得到人們心底的尊敬。
再一層是從人性的層面作比較。他選擇的切入點是劉、項同自己心愛女人的關(guān)系。男女的情愛,應(yīng)當是人性的至潔至純。湯顯祖《牡丹亭》題詞中所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正是說的從情愛之深淺可以窺探人性的真?zhèn)?。一個人如果為物欲、權(quán)欲所迷,便不會有真正的男女情愛。即或他們養(yǎng)小妾、包二奶也曾信誓旦旦,一朝同物欲、權(quán)欲的利益相左,山盟海誓的女人便被棄如敝屣,成為他們的攫取私欲的犧牲?!佰蛳旅廊似琛笔钦f虞姬的故事。這個故事在京劇《霸王別姬》中項王不舍,虞姬自盡,被梅蘭芳演得纏綿悱惻。但在《史記》中只說項王“悲歌忼慨”,“美人和之”,然后項王“泣下數(shù)行”。“虞兮虞兮奈若何”——譯成白話,就是“虞啊虞啊,怎么來安頓你呢?”怎么安頓?沒見記述,只說他帶著八百從騎突圍走了,看來是把虞姬丟下沒管。后來的《楚漢春秋》說虞姬有和歌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看來是出于假托,就像京戲里寫虞姬自刎在先,項王突圍在后一樣,不過是后人以為應(yīng)當如此罷了。“定陶美人泣楚舞”,是說劉邦的寵姬戚夫人的。戚夫人是定陶人,恃寵固位是這類女人的毛病,戚夫人也不能免,所以纏著劉邦要把自己的兒子立為太子。劉邦也曾答應(yīng)過,但因張良設(shè)計,為太子找了幾個出色的保護人,使劉邦不敢另行廢立。于是,對戚夫人說,太子羽翼已成,動不了了。呂后真是你的主子了。劉邦是否真是因為有了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就不敢有所動作,姑置勿論。他的這一舉動是否有利漢室也暫不討論,但明知呂后狠辣,戚姬命運堪憂,卻不做任何安排,只是說:你為我跳楚舞,我為你唱楚歌。戚夫人“噓唏流涕”他也不管,自顧自走了,那薄情也同項羽差不多了。后來戚夫人母子都慘死于呂后之手,劉邦是不能辭其咎的。從人性的角度看劉、項,王象春以為二人都是“鼠”。
- 滿庭芳 和靄戒師師父戒師和尚,可稱吾徒。明禪悟道通儒。子細研窮正覺,并段差殊。溫良恭儉讓禮,生老病死苦嗟吁。當修進,煉木金水火,土證無馀。三教門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處茅廬。物外玄談,句句營養(yǎng)毗盧。常懷博施濟眾,氣神和、丹結(jié)明珠。歸兜率,向大羅,蓬島同居。
- 示僧兩個童兒舁木鼓,左邊打了右邊舞。剎那變現(xiàn)百千般,分明示君君記取。
- 讀史耿耿青燈照青史,坐看興廢眼前來。亡秦未必非胡亥,滅趙終然是郭開。三國英雄由將相,六朝人物只嬰孩。商之孫子寧無論,妲己端端是禍胎。
- 鳳棲梧秋日樓臺在空際。畫解聲沈,歷歷寒更起。深院黃昏人獨自。想伊遙共傷前事。懊惱當初無算計。些子歡娛,多少凄涼味。相去江山千萬里。一回東望心如醉。
- 龍?zhí)迷鹤趹O寫真求贊次七兄韻相將尋壑復經(jīng)邱,潄石何妨更枕流。得法龍須隨七祖,休官郎將繼牛頭。
- 至誠吟不多求故得,不雜學故明。欲得心常明,無過用至誠。
- 憶故園杖藜出北郭,山阿延余暉。屏營立高原,霜飚吹我衣。牛羊稍絕跡,聚落燈火稀。顧我豈無家,廢置不得歸。大田已蕪沒,故丘人亦非。終當問遺老,何如丁令威。
- 斜谷郵亭玩海棠花忽識海棠花,令人只嘆嗟。艷繁惟共笑,香近試堪夸。駐騎忘山險,持杯任日斜。何川是多處,應(yīng)繞羽人家。
- 紫霄亭半空煙雨有無間,碧玉屏開四面山。我欲紫霄亭上望,吹笙人去幾時還。
- 和左衛(wèi)武倉曹衛(wèi)中對雨創(chuàng)韻贈右衛(wèi)李騎曹林父同官意,宣尼久騎交。文場刊玉篆,武事掌金鐃。道合宜連茹,時清豈系匏??饲诰硬绢I(lǐng),多暇屏讙譊。美酒懷公宴,玄談俟客嘲。薄云生北闕,飛雨自西郊。院暑便清曠,庭蕪覺漸苞。高門關(guān)詎閉,逸韻柱難膠。枳棘鸞無嘆,椅梧鳳必巢。忽聞徵并作,觀海愧堂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