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調(diào)相思引·送范殿監(jiān)赴黃崗
終日懷歸翻送客。春風祖席。南城陌。便莫惜。離觴頻卷白。動管色。催行色。動管色。催行色。
何處投鞍風雨夕。臨水驛??丈襟A。臨水驛??丈襟A??v明月相思千里隔。夢咫尺。勤書尺。夢咫尺。勤書尺。
翻譯和注釋
譯文
無時無刻不想早日回家,今天反而要為摯友送別。春風和暖,在南城陌上的長亭為你餞行。席間默默無言,只有頻頻舉杯,縱情豪飲。此時,席間奏起了凄婉的管樂,似乎在催促行人上路。
風雨交加的夜晚你將在何處解鞍投宿?野水邊的驛館,抑或是空山上的驛館??v然我們相距千里之隔,只能把相思寄托給明月,但是我們卻可以在夢中相聚,也可以勤寫書信,傳遞彼此的情誼。
注釋
琴調(diào)相思引:雙調(diào),七十三字,上片七句七仄韻,下片十句十仄韻,皆為入聲韻,重韻形式同上。此調(diào)《詞律》、《詞譜》均未載。
范殿監(jiān):名字經(jīng)歷均不詳。從詞中可以看出,他是詞人的好友,大概要到黃岡去做官,所以臨行前方回作此詞以贈之。
翻:因離別引起的種種復雜心情。
祖席:本是古代出行時祭祀路神的一種儀式,這里便指餞行的酒宴。
觴(shāng):酒杯。卷白:卷白波,所謂卷白波者,蓋卷白上之酒波耳,言其飲酒之快也。這句是在勸酒。
管色:指離別時奏起的音樂。
書尺:書信。
琴調(diào)相思引·送范殿監(jiān)赴黃崗問答
問:《琴調(diào)相思引·送范殿監(jiān)赴黃崗》的作者是誰?
答:琴調(diào)相思引·送范殿監(jiān)赴黃崗的作者是賀鑄
問:琴調(diào)相思引·送范殿監(jiān)赴黃崗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琴調(diào)相思引·送范殿監(jiān)赴黃崗是宋代的作品
問:終日懷歸翻送客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終日懷歸翻送客 出自 宋代賀鑄的《琴調(diào)相思引·送范殿監(jiān)赴黃崗》
問:終日懷歸翻送客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終日懷歸翻送客 的下一句是 春風祖席。
問:出自賀鑄的名句有哪些?
答:賀鑄名句大全
琴調(diào)相思引·送范殿監(jiān)赴黃崗賞析
此為送別詞。范殿監(jiān),名字經(jīng)歷均不詳。詞中充分地發(fā)揮詞的聲情美,巧妙地利用疊句的回環(huán)往復,造成形式上的錯落有致,一詠三嘆,以參差不齊之句,寫郁勃難狀之情,使人恬吟密詠之中,更強烈地體會到詞人低回縹緲的別離情緒。
首句“懷歸”二字,點出方回此時正羈宦天涯,他鄉(xiāng)為客。“懷歸”之前冠以“終日”,則無時無刻不思念家鄉(xiāng),盼望著能夠早日歸去的滿腹牢愁,已經(jīng)溢于言表。這種心情之下,又要為朝夕相伴、志同道合的摯友送別,所以詞人這兩者之間連以“翻”字,頓時把客中送客,宦愁加離愁的悵觸和傷感全盤托出。這一句自王勃“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化出,但變曠達為執(zhí)著,層深渾成,感情更為沈郁。
“春風”句點時、地?!白妗?,古代出行時祭祀路神的一種活動:“祖席”,引申為餞行酒宴。春風駘蕩,風和日麗,本來正宜于與知友郊外踏青,水邊飲宴,現(xiàn)卻要南城陌上的長亭為他餞行,這樣,平常的敘事被涂上了一層濃郁的感傷色彩。
“便莫惜”句寫離宴?!熬戆住?,即“卷白波”。宋黃朝英《緗素雜記》卷三:所謂卷白波者,蓋卷白上之“酒波耳,言其飲酒之快也?!痹~人只以一句席間的勸酒辭即代替了以上之一切,使主客二人,悒悒寡歡,愁顏相向,以酒澆愁之場景如目前?!熬戆住敝霞右浴邦l”,“頻”之前再加以“莫惜”,“莫惜”之上再以“便”字承上句轉折,語氣沉痛,字字重拙。友情之篤,分攜之苦,見于言外。
上片最后幾句是一疊句,以聲傳情,點醒臨行即。這個時候,席間奏起了凄婉的驪歌,那可能就是催人淚下的《陽關三疊》吧!悲涼的樂曲席間回蕩,也離人的心頭回蕩,似乎提醒、催促著行人立即上路。三字短句回環(huán)反復,“動”和“催”字重復出現(xiàn),都深化了此時此刻離人茫然若失的惆悵。
下片設想別后的情景。前兩句一問一答,描畫出一幅山程水驛、風雨凄迷的古道行旅圖,把詞人對范殿監(jiān)體貼入微的關切之情具體化,形象化?!芭R水驛,空山驛”的一再詠嘆,更是把野水空山,荒驛孤燈的寂寞和凄涼渲染得淋漓盡致。結拍兩句,筆鋒陡轉,振起全篇。一別而后,千里相隔,臨清夜而不寐,睹明月而相思,這當然是去留雙方將面臨的凄婉現(xiàn)實。
然而方回“明月相思千里隔”之前加一“縱”字,立刻使地域上的千里相隔失去了應有的份量。真摯的友情將會超越時空,全詞就“夢咫尺,勤書尺”這樣語重情長的再三囑托中結束,余音裊裊,令人回味。
- 攤破丑奴兒/采桑子最苦是離愁。行坐里、只在心頭。待要作個巫山夢,孤衾展轉,無眠到曉,和夢都休。夢里也無由。誰敢望、真?zhèn)€綢繆。暫時不見渾閑事,只愁柳絮楊花,自來擺蕩難留。
- 顧城初聞春日水天迷,此際湖沙擁岸肥。炊甑有塵秈米腐,酒坊無壁紙旗飛。猿棲曉樹青藤瘦,雀啄冬畦白菜稀。寂寞旅懷禁得否,斷腔漁笛釣船歸。
- 頌證道歌證道歌不可毀,不可贊。邇古迄今光燦爛。鎮(zhèn)州蘿卜大三斤,桶裹水兮缽裹飯。
-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立部伎胡部新聲錦筵坐,中庭漢振高音播。太宗廟樂傳子孫,取類群兇陣初破。戢戢攢槍霜雪耀,騰騰擊鼓云雷磨。初疑遇敵身啟行,終象由文士憲左。昔日高宗常立聽,曲終然后臨玉座。如今節(jié)將一掉頭,電卷風收盡摧挫。宋晉鄭女歌聲發(fā),滿堂會客齊喧呵。珊珊珮玉動腰身,一一貫珠隨咳唾。頃向圜丘見郊祀,亦曾正旦親朝賀。太常雅樂備宮懸,九奏未終百寮惰。惉滯難令季札辨,遲回但恐文侯臥。工師盡取聾昧人,豈是先王作之過。宋沇嘗傳天寶季,法曲胡音忽相和。明年十月燕寇來,九廟千門虜塵涴。我聞此語嘆復泣,古來邪正將誰奈。奸聲入耳佞入心,侏儒飽飯夷齊餓。
- 獨游城市非無親,不見歲已深。江湖非無友,經(jīng)年無來音。因知疏拙性,不合時人心。清景將誰觀,荷策祇自尋。乃登鹺峨峰,乃縱酸寒吟。狎我惟野麋,和我惟幽禽。但見云起滅,不知誰升沈。盤醒紅樹下,秋露濕衣襟。
- 念奴嬌年來衰懶,漸無心賞遍,目前佳趣。寂寂墻陰春薺老,不到先生鼎俎。詩卷尋醫(yī),禪林結局,酒入昏田務。山頭云氣,為誰來往朝暮。猶有筇杖多情,捫蘿踏石,墮半巖花雨。更向葭業(yè)搖短艇,驚起飛鴻煙渚。橫玉凄清,焦桐古淡,一笑忘千慮。更闌人靜,此聲今在何處。
- 相和歌辭。銅雀妓君愛本相饒,從來事舞腰。那堪攀玉座,腸斷望陵朝。怨著情無主,哀凝曲不調(diào)。況臨松日暮,悲吹坐蕭蕭。
- 仙塘一椽自著此山幽,蘆葦蕭蕭繞屋頭。野老屢來詢姓字,社人相約賽春秋。寒山此去無飛燕,白水初傳有遠鷗。病起偶然成獨往,冷煙斜照使人愁。
- 李伯時醉臥圖詩帖贊猗龍眠,本書仙。工而妍,畫亦然。醉之趣,醒不傳。題此詩,比逃禪。
- 閒居雜詠三十二首審問物理本不齊,雜然各異分。參伍寧無疑,要在審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