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辭
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
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zhì)同芳樹,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
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翻譯和注釋
譯文
眼前珠碎心如焚,世外花凋又在春。
心頭之恨尚未消,摧折仍是掌中身。
前有哀愁后有感,悲絕無淚可沾巾。
艷質(zhì)麗人芳香樹,浮危之道略相同。
正悲春日樹花落,又苦寒雨傷根叢。
盛季繁茂今何在?世事飄零已成空。
茫茫宇宙無問處,悠悠千載辭東風。
注釋
珠碎:比喻兒子夭折。
花凋:指昭惠后之死。
掌中身:這里指大周后娥皇。娥皇善歌舞,通音律,故以“掌中身”喻之,意謂體態(tài)輕盈,可在手掌上舞蹈。
玉笥(sì):華美的盛衣食之竹箱。笥,盛衣物或飯食等的方形竹器。
香奩(lián):婦女妝具,盛放香粉、鏡子等物的匣子。
前哀:指李煜次子早夭。將:連詞,與,共。
后感:指大周后新卒。
艷質(zhì):艷美的資質(zhì)。古時常用來指代美人,這里指大周后。
芳樹:泛指嘉木。這里指代李煜次子仲宣。
?。哼^甚。危:兇危。
雨傷叢:喻昭惠后早逝。叢,花叢。
秾(nóng)麗:艷麗。
飄零:木葉墜落離散,比喻身世坎坷多難。
沉沉:深邃的樣子。
謝:辭別。
挽辭問答
問:《挽辭》的作者是誰?
答:挽辭的作者是李煜
問:挽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挽辭是唐代的作品
問: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出自 唐代李煜的《挽辭》
問: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的下一句是 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問:出自李煜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煜名句大全
挽辭賞析
《全唐詩》于題目下有注: “宣城公仲宣,后主子,小字瑞保,年四歲卒。母昭惠先病,哀苦增劇,遂至于殂。故后主挽辭,并其母子悼之?!庇纱丝芍?,二詩是詩人為悼念兒子瑞保與妻子昭惠周后二人而作,是一組合悼詩。瑞保與昭惠卒于乾德二年(964年),這兩首詩創(chuàng)作于此后不久。
- 和陸農(nóng)師侍郎三和前韻主人滿酌玉東西,坐客無辭醉似泥。此日逢迎皆笑語,幾年南北嘆暌攜。早登雞省先諸彥,合入鰲坡試五題。雅道寂寥今復振,士風一變始於齊。
- 東都酺宴堯舜傳天下,同心致太平。吾君內(nèi)舉圣,遠合至公情。錫命承丕業(yè),崇親享大名。二天資廣運,兩曜益齊明。道暢昆蟲樂,恩深朽蠹榮?;瘦浘梦餍遥翩?zhèn)在東京。合宴千官入,分曹百戲呈。樂來嫌景遽,酒著訝寒輕。喜氣連云閣,歡呼動洛城。人間知幾代,今日見河清。
- 鄰叟言客行歸故鄉(xiāng),依依一鄰叟。把酒向我言,重嘆生不偶。大男年二十,前年方娶婦。府帖點鄉(xiāng)兵,井邑備攻守。萬騎聲撼天,戰(zhàn)骨今欲朽。小男年十三,嬌癡猶戀母。所恃惟此兒,未忍輒笞毆。垂白力耕耘,一飯僅充口。東鄰數(shù)十家,兵火十無九。西鄰破茅屋,蕭然一無有。悍吏猛索租,摧剝及雞狗。嗟子行四方,頗亦聞此否。偶述鄰里情,勿訝言語丑。老婦洗瓦盆,呼兒進畦韭。愿子姑暫留,為我進杯酒。
- 夏景端居即事北齋有涼氣,嘉樹對層城。重門永日掩,清池夏云生。遇此庭訟簡,始聞蟬初鳴。逾懷故園愴,默默以緘情。
- 九月十日獨游鐘山天時少佳日,人事多嬰懷。選勝難兩遇,卜征非一乖。平生夢鐘阜,一月榜秦淮。半世跡方近,三旬心始諧。允哲茲游艱,果諒此日佳。高秋凈平麓,暖景融陰崖。時丁酬酢暇,心適煩紆排。出郭玄筍輿,陟巘青芒鞋。志塔勇重屋,竺水環(huán)方階。水末但塵壁,定林堆斷柴。誰為好事者,尚丁雙詩牌。想見廊廟姿,騎驢渡松釵。玄思入秋骨,高情渺天涯。儻無經(jīng)世跡,勝韻誰得偕。因觀夔禹難,始悟巢許儕。
- 題汧湖二首偶得湖中趣,都忘隴坻愁。邊聲風下雁,楚思浪移舟。靜極亭連寺,涼多島近樓。吟游終不厭,還似曲江頭。隴首時無事,湖邊日縱吟。游魚來復去,浴鳥出還沉。蜃氣藏孤嶼,波光到遠林。無人見垂釣,暗起洞庭心。
- 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半秋涼意轉(zhuǎn)春寒,似曲江頭紫陌看。霜近核中仁再結(jié),多調(diào)餳酪奉新歡。
- 池上標簽:詠物倚杖池邊立,西風荷柄斜。眼明秋水外,又放一枝花。
- 賦白鷺漁父家風不設罾,錦鱗為飯水為羹。銀袍只當蓑衣著,自在江湖過一生。
- 送玲首座住定水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不是向上機關,亦非單傳妙訣。佛祖見之攢眉,魔外聞之膽折。建立此綱宗,當陽貴直截。玲侍吾十年,氣宇迪超絕。信手斫方圓,初不泥唇舌。青天霹靂轟,風云會時節(jié)。行看定水起波濤,始信來源出處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