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問答
問:《浪淘沙》的作者是誰?
答:浪淘沙的作者是劉禹錫
問:浪淘沙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浪淘沙是唐代的作品
問:浪淘沙是什么體裁?
答:樂府
問: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春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春 出自 唐代劉禹錫的《浪淘沙》
問: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春 的下一句是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問:出自劉禹錫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禹錫名句大全
浪淘沙賞析
首句撇開隋亡舊事,正面重筆寫汴河春色。汴水碧波,悠悠東流,堤上碧柳成陰,柔絲裊娜,兩岸綠野千里,田疇相接,望中一片無邊春色。悠悠而去的汴河流水,引人在想象中矚目于兩岸千里春色,使本來比較抽象的“無限春”三字具有鮮明的形象感,不著痕跡地過渡到第二句。劉禹錫《楊柳枝》說:“煬帝行宮汴水濱”。第二句中的“隋家宮闕”即特指汴水邊的煬帝行宮。春色常在,但當(dāng)年豪華的隋宮則已經(jīng)荒廢頹敗,只留下斷井殘垣供人憑吊了?!耙殉蓧m”,用夸張筆墨強(qiáng)調(diào)往日豪華蕩然無存,與上句春色之無邊、永恒,形成怵目驚心的強(qiáng)烈對照,以見人世滄桑、歷史無情?!芭_城六代競豪華,結(jié)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劉禹錫《金陵五題·臺城》),包含在“隋家宮闕已成塵”中的意蘊(yùn),不正是這種深沉的歷史感慨嗎?
一、二兩句還是就春色常在、豪華不存這一點泛泛抒感,三、四則進(jìn)一步抓住汴水春色的典型代表──隋堤柳色來抒寫感慨。柳絮春風(fēng),飄蕩如雪,本是令人心情駘蕩的美好春光,但眼前這汴河堤柳,卻綰結(jié)著隋代的興亡,歷史的滄桑,滿目春色,不但不使人怡情悅目,反而讓人徒增感慨了。當(dāng)年隋煬帝沿堤樹柳,本是為他南游江都的豪奢行為點綴風(fēng)光的,到頭來,這隋堤煙柳反倒成了荒淫亡國的歷史見證,讓后人在它面前深切感受到豪奢易盡,歷史無情。那隨風(fēng)飄蕩、漫天飛舞的楊花,在懷著深沉歷史感慨的詩人眼里,仿佛正是隋代豪華消逝的一種象征(楊花的楊與楊隋的楊也構(gòu)成一種意念上的自然聯(lián)系,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不過,更使人感愴不已的,或許還是這樣一種客觀現(xiàn)實:盡管隋鑒不遠(yuǎn),覆轍在前,但當(dāng)代的封建統(tǒng)治者卻并沒有從亡隋的歷史中汲取深刻的教訓(xùn)。哀而不鑒,只能使后人復(fù)哀今人。這,也許正是“行人莫上長堤望,風(fēng)起楊花愁殺人”這兩句詩所寓含的更深一層的意旨吧。
懷古與詠史,就抒寫歷史感慨、寄寓現(xiàn)實政治感受這一點上看,有相通之處。但詠史多因事興感,重在寓歷史鑒戒之意;懷古則多觸景生情,重在抒今昔盛衰之感。前者較實,后者較虛;前者較具體,后者較空靈。將李益的這首詩和題材、內(nèi)容與之相近的李商隱詠史七絕《隋宮》略作對照,便可看出二者的同異?!端鍖m》抓住“春風(fēng)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這一典型事例,見南游江都所造成的巨大靡費,以寓奢淫亡國的歷史教訓(xùn);《汴河曲》則但就汴水春色、堤柳飛花與隋宮的荒涼頹敗作對照映襯,于今昔盛衰中寓歷史感慨。一則重在“舉隅見煩費”,一則重在“引古惜興亡”。如果看不到它們的共同點,就可能把懷古詩看成單純的吊古和對歷史的感傷,忽略其中所寓含的傷今之意;如果看不到它們的不同點,又往往容易認(rèn)為懷古詩的內(nèi)容過于虛泛。懷古詩的價值往往不易被充分認(rèn)識,這大概是一個重要原因。
?。▌W(xué)鍇)
- 重宿儲文只有詩囊澹似僧,卻嫌官屋冷於冰。桃花盡賴春風(fēng)笑,慣與劉郎面熟能。
- 送朱行中守潤東南聞詔想風(fēng)流,竹馬津亭待去舟。夾案曾為新右史,分符仍是古諸侯。大江注海吞三島,高閣臨城覽五州。筆力自能回造化,鶴林神女謾來游。
- 桐老桐休斲為琴瑟,胡部新翻格調(diào)清。試聽琵琶采蓮曲,一般弦上數(shù)般聲。
- 題雜書卷六言三首論篤惟昌黎伯,史法止太史公。誰云孔墨道二,但見聃非傳同。
- 和史君喜雨百萬疲氓饑欲啼,陰靈一夕靡云旗。谷芒綠潤沾天澤,梅子黃肥帶雨時。薄宦經(jīng)時誰舉手,豐年重見且信眉。諸生未用歌華黍,得熟民貧未可知。
- 送田三端公還鄂州孤云迢遞戀滄洲,勸酒梨花對白頭。南陌送歸車騎合,東城怨別管弦愁。青油幕里人如玉,黃鶴樓中月并鉤。君去庾公應(yīng)借問,馳心千里大江流。
- 次韻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采芑采于田,采芹采于水。豈弟君子心,作人豈異此。神農(nóng)昔嘗藥,志在起人死。百圣一樂育,亦如嘗藥然。醫(yī)國得一士,億萬性命懸。詭誕王母桃,幻虛太華蓮。孰為返魂草,足扶天地顛。嗟嗟燕昭王,海上求神仙。不務(wù)長爾國,徒欲長爾年。
- 偈頌六十首西天四七,唐土二三。盡向者裹釘椿搖櫓,新東林為你諸人解纜放船。未說超宗異目,若得齊眉共矚。亦可明窗下安排,未免欄腮摑出。
- 開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還鄉(xiāng)寓居城南十二月世事偏宜假,吾生只認(rèn)真。少知行路惡,老愛在家貧。寧接古時鬼,怕逢今世人。澗松方臥雪,野草亦爭春。
- 奉和襲美酒中十詠酒城何代驅(qū)生靈,筑之為釀地。殊無甲兵守,但有糟漿氣。雉堞屹如狂,女墻低似醉。必若據(jù)而爭,先登儀狄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