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倅唐英詠梅十四首問答
問:《和張倅唐英詠梅十四首》的作者是誰?
答:和張倅唐英詠梅十四首的作者是陳傅良
問:和張倅唐英詠梅十四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和張倅唐英詠梅十四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人言物不齊,相較三十里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人言物不齊,相較三十里 出自 宋代陳傅良的《和張倅唐英詠梅十四首》
問:人言物不齊,相較三十里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人言物不齊,相較三十里 的下一句是 以梅等君芳,何啻隔弱水。
問:出自陳傅良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傅良名句大全
- 向侍郎無熱軒勇猛精進(jìn)過量人,號曰薌林大居士。住無變易真實處,而常順行諸佛法。不作世間顛倒業(yè),成辨出世勝方便。而能於此方便中,幻出難思諸境界。復(fù)於難思境界中,而現(xiàn)種種殊勝事。華林寶樹咸放光,接影連輝相鑒徹。光色清凈如金剛,世間無有能壞者。又如無熱大寶池,四面分流入於海。是海廣大無邊際,不出居士一毛孔。於一毛孔放光明,八萬四千同時發(fā)。不勞居士轉(zhuǎn)舌相,只以此肖宣妙法。是法即是此肖明,不離是光說此法。大海毛孔亦復(fù)爾,上旨薌林無熱義。是義如空不可量,一一包羅世間相。我今以此無義語,路為居士出只手。佛子來登無熱軒,眾寶妙沙開戶牖。
- 讀經(jīng)口占盤誥通凡民,風(fēng)雅出賤隸。后世諸老生,懷疑以沒世。喧呶挾訓(xùn)詁,洋溢滿天地。多聞豈無取,大義恐憔悴。譬彼醫(yī)之工,用藥不相比。未足以愈病,或者反致崇。我欲刊眾訛,引之於平易。當(dāng)世無圣人,誰其哀此志。
- 朝中措楊花繞書暖風(fēng)多。晴云點池波。戲數(shù)翠萍幾靨,零星未礙圓荷。軟人天氣,半如溽暑,半似清和。說與香篝溫火,酒痕梅卻衣羅。
- 送清道人歸西山嘗憶漱甘醴,洪涯藥臼旁。今來眇如夢,此景未曾忘。土地組老無味,林泉路更長。羨師從此去,當(dāng)暑扣云房。
- 養(yǎng)鷙詞養(yǎng)鷙非玩形,所資擊鮮力。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探雛網(wǎng)黃口,旦暮有馀食。寧知下鞲時,翅重飛不得。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飲啄既已盈,安能勞羽翼。
- 既別諸故舊獨黃希聲往曲江凜議未回不及語離別盡諸君不見君,客愁多似海南云。一聲何處離群雁,那向江村靜處聞。
- 洛中二首柳動晴風(fēng)拂路塵,年年宮闕鎖濃春。一從翠輦無巡幸,老卻蛾眉幾許人?風(fēng)吹柳帶搖晴綠,蝶繞花枝戀暖香。多把芳菲泛春酒,直教愁色對愁腸。
- 小重山(紅木樨次謝先輩韻)一種分香自月宮。人間清絕處,小山叢。誰將仙米擲虛空。丹砂碎,糝遍碧云中。好是竇家風(fēng)。年年秋色里,又香濃。風(fēng)流全在主人翁。青青鬢,相映臉潮紅。
- 覓花背山面水竹周遭,雖乏樓臺氣已豪。更得好花千百本,中間容我誦莊騷。
- 偈公六十五首四月明十五日結(jié),七月十明五日解。六只骰子滿盆紅,大都只是看頭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