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問答
問:《踏莎行》的作者是誰?
答:踏莎行的作者是晏殊
問:踏莎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踏莎行是宋代的作品
問:踏莎行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綠樹歸鶯,雕梁別燕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綠樹歸鶯,雕梁別燕 出自 宋代晏殊的《踏莎行》
問:綠樹歸鶯,雕梁別燕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綠樹歸鶯,雕梁別燕 的下一句是 春光一去如流電。
問:出自晏殊的名句有哪些?
答:晏殊名句大全
- 贈蔣德言昆仲三首平生無所嗜,耽玩惟古今。以我淺陋質(zhì),期於江海深。萬事不掛胸,須臾惜光陰。五夜常自起,簡牘勤披尋。清風(fēng)遞晨鐘,鏗然感予心。年來因多事,力弱不自任。業(yè)書未暇讀,塵埃積中襟。何當(dāng)脫鞅絆,歸歟松竹林。
- 艾如張鴻鵠遠(yuǎn)罾繳,燕雀戀藩籬。爭食蓬蒿下,觸綱斃禍機(jī)。黃雀老且黠,黃口小且癡。黃雀戒黃口,輙莫貪腥肥。
- 蓬溪道中所見筠輿百曲豀灣,潤麥催款花小雨慳。鶗鴃弄聲知境靜,秋千垂影見春閒。一生瘦骨幾隨鶴,萬事無心卻愛山。為濯小槽收重碧,掃除東閣待翁還。
- 何處堪避暑何處堪避暑,林間背日樓。何處好追涼,池上隨風(fēng)舟。日高饑始食,食竟飽還游。游罷睡一覺,覺來茶一甌。眼明見青山,耳醒聞碧流。脫襪閑濯足,解巾快搔頭。如此來幾時,已過六七秋。從心至百骸,無一不自由。拙退是其分,榮耀非所求。雖被世間笑,終無身外憂。此語君莫怪,靜思吾亦愁。如何三伏月,楊尹謫虔州。
- 喜遷鶯(代邑士送梁宰觀赴昆山同知)南廬佳號。是自許孔明,經(jīng)綸才調(diào)。對柳鳴琴,憑花制錦,小試一同談笑。怎知畫簾難駐,忽又星輿催召。但讖得、耀碑潭水月,交光相照。驛道。春正好。簇帳擎杯,聽取殷勤禱。略鲙松鱸,便膺芝鳳,陵溯紫清津要。當(dāng)家得時行志,回首舊封文廟。疏化雨,障狂瀾不盡,生生芹藻。
- 桂殿秋(壽于湖先生)青帝子,碧蓮宮,不駕云車騎白龍?,幊芈愤h(yuǎn)羽衣濕,玉佩冷冷明月中。
- 尹子漸歸華產(chǎn)茯苓若人形者賦以贈行因歸話茯苓,久著桐君籍。成形得人物,具體存標(biāo)格。神岳畜粹和,寒松化膏液。外凝石棱紫,內(nèi)蘊(yùn)瓊腴白。千載忽旦暮,一朝成琥珀。既瑩毫芒分,不與蚊蚋隔。拾芥曾未難,為器期增飾。至珍行處稀,美價(jià)定多益。
- 有懷湖山留題惠因院湖山平生親,松竹亦瓜葛。深期說情話,跬步成契闊。豈無朝夕思,或以塵累奪。何當(dāng)?shù)鄰?,長年席不割。
- 換追風(fēng)/浣溪沙掌上香羅六寸弓。雍容胡旋一盤中。目成心許兩匆匆。別夜可憐長共月。當(dāng)時曾約換追風(fēng)。草生金埒畫堂空。
- 將至丹陽寄表民曉馬駸駸路阻修,春風(fēng)漠漠上衣裘。三年銜恤空余息,一日忘形愿少留。末路悲歡隨俯仰,此生身世信沉浮。寄聲德操家人道,炊黍吾今且暫休。
- 荷香度高枕,山色滿南鄰。——— 錢起縣中池竹言懷
- 幸遇時平歲稔,偷閑好,消息圓融——— 丘處機(jī)滿庭芳 警世
- 江南刀筆有如此,不比豐沛吏蕭曹而興鋒鏑——— 晁說之二十二弟自常州寄翦刀及筆來作長句
- 雖是尋常茶飯,誰知米裹有蟲——— 釋師范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 氣懾千夫勇,恩傳萬里春——— 盧綸和金吾裴將軍使往河北宣慰…兼寄趙侍郎趙卿拜陵未回
- 劍外官人冷,關(guān)中驛騎疏——— 杜甫逢唐興劉主簿弟
- 世外麒麟誰可系,云中鴻雁本高翔——— 曾鞏孫少述示近詩兼仰高致
-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 佚名南有嘉魚
- 我來白下聚,此族富庖宰——— 黃庭堅(jiān)食筍十韻
- 奇才欲向菰蘆國,麗賦空留霰雪園——— 宋祁送馮彭寺丞長興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