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都說作詩是為了贈汨羅江,作為當(dāng)今的快樂又奈何。我曾經(jīng)聽說對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試著向艾人祝福??!
明明是忠言,卻不被楚王采納,最后落得個沉江而死的下場,但是留下的文章卻像星星一樣永垂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為屈原而擊節(jié)歌唱吧!
每年端午節(jié)都會下雨刮風(fēng),像是為屈原喊冤陳情。我想要找人談?wù)勥@些心事,去玩只有屋舍南北的鵓鳩。
注釋
謾說:猶休說。
木居士:木雕神像的戲稱。
艾人:端午節(jié),有的用艾束為人形,稱為“艾人”。
沉死:沉江而死。
星斗羅:星星一樣永垂不朽。
風(fēng)兼雨:下雨刮風(fēng)。
陳昔冤:喊冤陳情。
舍:房屋。
端午三首問答
問:《端午三首》的作者是誰?
答:端午三首的作者是趙蕃
問:端午三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端午三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出自 宋代趙蕃的《端午三首》
問: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的下一句是 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
問:出自趙蕃的名句有哪些?
答:趙蕃名句大全
端午三首賞析
《端午三首》是南宋趙蕃的一組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詩。
第一首詩是寫端午節(jié)人們對屈原的祭念,表現(xiàn)了人們對屈原的同情。
第二首詩是端午時候詩人對于屈原忠不見用陳江而死,但是詩文傳千古的感概和惺惺相惜之感。
第三首詩是詩人端午時候讀歷史有所感觸,卻找不到人傾訴。這里有一種可能是這個詩人也受到冤屈,跟屈原的處境相似。
- 挽李中甫使君憶奉先人窆,深勤長者車,哀辭推杰作,虞主為佳書。今日君仙去,秋陰我病余。莫酬三施重,緘淚灑幽墟。
- 六州歌頭(題岳鄂王廟)標(biāo)簽:寫人中興諸將,誰是萬人英。身草莽,人雖死,氣填膺。尚如生。年少起河朔,弓兩石,劍三尺,定襄漢,開虢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過舊時營壘,荊鄂有遺民。憶故將軍。淚如傾。說當(dāng)年事,知恨苦,不奉詔,偽耶真。臣有罪,陛下圣,可鑒臨。一片心。萬古分茅土,終不到,舊奸臣。人世夜,白日照,忽開明。袞佩冕圭百拜,九泉下、榮感君恩??茨昴耆?,滿地野花春。鹵簿迎神。
- 廿一兄以手和四清香見餉用心清聞妙香為韻成花覆春風(fēng)殿,爐薰上紫清。舊時香案吏,趺坐對煙明。
- 同友行山峰隱僧語我本忘世人,有志在巖穴。欣逢會心友,提攜步林樾。云中野僧居,樹梢清磬發(fā)。不憚登陟勞,遂得造石窟。門前羃蘿蔦,座后翳松栝。結(jié)草為三衣,降龍在一缽。問我從何來。執(zhí)手道契闊。食我青精飯,語我頗諄切。教我去眾巧,使我守一拙。我誠服其言,畢志不敢越。他年定依止,相與定晚節(jié)。萬事盡棄捐,飲澗茹薇蕨。
- 韓魏公讀書堂去郡五里安國寺,斷蓬荒蓧成邱墟。郡人不置瓜李嫌,公亦甘與泉石居。想憎俗事敗人意,獨愿燈火勤三余。今人不出如處女,陋室暗屋跖不如。聞君讀書胡乃爾,政恐心地怠芟鋤。前輩渾厚應(yīng)有此,難弟難兄俱可書。
- 柳梢青(黃杷林送李粹伯)料峭余寒。元宵欲過,燈火闌珊。宿酒難醒,新愁未解,搖兀吟鞍。深林百舌關(guān)關(guān)。更雨洗、桃紅未干。野燒痕青,荒陂水滿,春事何堪。
- 浣溪沙小小茅茨隱翠微。橋平雙手弄漣漪。好風(fēng)還動去年枝。得雨疏梅肥欲展,人家次第有芳菲。惜花恰莫探春遲。
- 次韻吳興李行中秀才見寄并求醉眠亭詩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