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日暮天晴,一位美麗純真的少女,在越臺前盛開的刺桐花下,和一位風度翩翩、俊雅倜儻的少年偶然相遇。
兩人擦肩而過,她仍偷偷回望,深情地注視著少年,故意掉下一雙翠羽,匆匆騎象離開游人,趟過小河先走了。
注釋
南鄉(xiāng)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又名《好離鄉(xiāng)》、《蕉葉怨》。原為單調(diào),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平仄換韻。單調(diào)始自后蜀歐陽炯,此詞牌即以歐陽炯《南鄉(xiāng)子》為正體。南唐馮延巳始增為雙調(diào)。馮詞平韻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韻。另有五十八字體者。南鄉(xiāng)子定格為雙調(diào)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韻,一韻到底。
刺桐:植物名,似桐而有刺。越臺:即越王臺,漢時南越王趙佗所筑,在今廣州北越秀山上。
回眸(móu):囬轉(zhuǎn)目光。深屬意:表示深切的情意。屬(zhǔ)意:留情,暗含情意。
雙翠:一雙翠羽,女性頭上妝飾品。
騎象:李珣筆下的嶺南風光有著神奇的異域色彩。嶺南古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遠古時就與象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象崇拜滲透到百越族生活的各個領域。騎象少女是嶺南奇異風光與風物人情之美的結(jié)合。背(bèi)人:指避開別人。
南鄉(xiāng)子·相見處問答
問:《南鄉(xiāng)子·相見處》的作者是誰?
答:南鄉(xiāng)子·相見處的作者是李珣
問:南鄉(xiāng)子·相見處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南鄉(xiāng)子·相見處是五代的作品
問:南鄉(xiāng)子·相見處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 出自 五代李珣的《南鄉(xiāng)子·相見處》
問: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 的下一句是 暗里回眸深屬意,遺雙翠,騎象背人先過水。
問:出自李珣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珣名句大全
南鄉(xiāng)子·相見處賞析
這首詞寫一位南方少女偶爾遇到一位少年,一見鐘情,巧妙地佯失雙釵,暗約相會。摹寫傳神,感情純樸。
前三句:“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庇泴懝适掳l(fā)生的時間地點和環(huán)境。在越秀山上,越王臺前,初春的一個傍晚,晴空萬里,霞光映天,刺桐花(初春盛開)姹紫嫣紅,好一派南國風光。這明媚嬌艷的景象,為情人相會點染出一幅絢麗的背景,烘托出歡快的氣氛。據(jù)稱:“宋元時代,回教旅行家東來,常以刺桐一名記入其旅行記載?!保ā掇o?!房s印本1842頁),而李珣在百花叢中獨舉刺桐花,則表明早在宋代以前,東來的“回教”人即以此來標舉自己葆有本民族的特質(zhì)。
后三句描繪出了少女回眸屬意的神態(tài),遺物留情的舉動,以及少女羞澀的心理和含情脈脈的情態(tài)。此后情形也留給人們無限想象空間。其中“遺雙翠”包蘊了四層意思:少女“暗里回眸”時,發(fā)現(xiàn)少年也在注意自己,所以才“遺雙翠”表明心跡;少女雖然對少年“深屬意”,但不知人家對自己是否也有意,所以才“遺雙翠”發(fā)出試探;少男少女你有情我有意,但礙于游人眾多,不便表白,所以才“遺雙翠”期約到河對岸的林中相會;或者說,那“雙翠”就是定情信物。
僅僅三十三字的一首小詞,能用景物描繪構成色彩斑爛的背景,用人物舉動刻畫心理活動,塑造一個多情而聰明的少女形象,實屬難能可貴。況周頤在《歷代詞人考略》中說:“五代人詞大都奇艷如古薔錦,惟李德潤詞,有以清勝者,有以質(zhì)勝者,愈質(zhì)愈厚?!币源嗽~而論,寫艷情而無艷語,清新與質(zhì)樸兼?zhèn)?,自然雋永,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純用白描手法,寫得自然流暢,空靈雅致。對于此詞本色生動的語言,歷來有較高評價。一般認為。它可以與劉禹錫的《竹枝詞》媲美。與《花間集》崇尚艷麗的總體風格不同,開出了新境。(王麗珍)
- 藥名詩七澤蘭芳千里春,瀟湘花落石磷磷。有時浪白微風起,坐釣藤陰不見人。
- 借虛翁涌金門城五詩韻以寫幽居之興時光迅速走雙輪,忽憶前朝事已陳。門外難交騎馬客,竹邊惟結(jié)話詩人。生來豈羨陶朱富,老去寧甘原憲貧。處世自憐渾不解,江山聊助筆頭春。
- 薔薇詩一首十八韻呈東海侍郎徐鉉綠影覆幽池,芳菲四月時。管弦朝夕興,組繡百千枝。盛引墻看遍,高煩架屢移。露輕濡彩筆,蜂誤拂吟髭。日照玲瓏幔,風搖翡翠帷。早紅飄蘚地,狂蔓掛蛛絲。嫩刺牽衣細,新條窣草垂。晚香難暫舍,嬌自態(tài)相窺。深淺分前后,榮華互盛衰。尊前留客久,月下欲歸遲。何處繁臨砌,誰家密映籬。絳羅房燦爛,碧玉葉參差。分得殷勤種,開來遠近知。晶熒歌袖袂,柔弱舞腰支。膏麝誰將比,庭萱自合嗤。勻妝低水鑒,泣淚滴煙??。畫擬憑梁廣,名宜亞楚姬。寄君十八韻,思拙愧新奇。
- 送孫通直白首歸來養(yǎng)性情,同時流輩盡雕零。忘懷物外思游好,訪舊樽前得典刑。霜月醉留湖榭白,雪風吟度隴山青。斯民利病君多識,好奉新書謁帝庭。
- 雨中花慢宴闕花倚欄郊外花,乍別芳姿,醉登長陌。漸覺聯(lián)綿離緒,淡薄秋色。寶馬頻嘶,寒蟬晚、正傷行客。念少年蹤跡。風流聲價,淚珠偷滴。從前與、花朋花侶,鎮(zhèn)賞畫樓瑤花。今夜里、清風明月,水村山驛。往事悠悠似夢,新愁苒苒如織。斷腸望極。重逢何處,暮云凝碧。
- 蘇幕遮 蓬萊路,仗三千行滿,獨步云歸 以上海波間,蓬萊島。行滿功成,去者絕希少。無路無舟空浩渺。*市先生,要到應難到。養(yǎng)沖和,宜在早。意氣男兒,守取幽去道。滄海變移身未老。玉帝知聞,必有金書詔。人名。呂洞賓原詞,全唐詩收入。
- 送關都官致仕野月白駒,來食我麰。君子之往,胡為不留。我心悠悠,為天子憂。
- 游西山龍泉禪寺疊巘層峰坐可觀,枕門流水更潺湲。曉鐘聲徹洞溪遠,夏木影籠軒檻寒。幽徑乍尋衣屨潤,古堂頻宿夢魂安。因嗟城郭營營事,不得長游空鬢殘。
- 次韻楊君貴趁小春晴踏險來,相從溪屋冷生涯。山林眼力空時態(tài),風月詩聲起病懷。薄酒出篘多亦醉,晚菘入饌淡為佳。人閒樂處聊示耳,此外本無邱與崖。
- 題長樂縣靈峰寺望日亭云母江邊有草亭,分明見得日頭生。一村籬落更何處,此已無天只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