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問答
問:《古意》的作者是誰?
答:古意的作者是蒲壽宬
問:古意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古意是宋代的作品
問:梳鬟照寒泚,寒泚知貞胸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梳鬟照寒泚,寒泚知貞胸 出自 宋代蒲壽宬的《古意》
問:梳鬟照寒泚,寒泚知貞胸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梳鬟照寒泚,寒泚知貞胸 的下一句是 整鬟摘秋芳,秋芳無冶容。
問:出自蒲壽宬的名句有哪些?
答:蒲壽宬名句大全
- 和張簿韻長秋棲遯興偏濃,秋日山光望欲空。圓紋被水川涵雨,碎影翻林樹帶風(fēng)。群山綿亙多連峽,微水瀠洄只向東。各有田園歸未得,追陪強(qiáng)欲備鄰翁。
- 詠畫屏風(fēng)詩 十五河流值淺岸。斂轡暫經(jīng)過。弓衣濕濺水。馬足亂橫波。半城斜出樹。長林直枕河。今朝游俠客。不畏風(fēng)塵多。
- 鑒湖西島言事慵拙幸便荒僻地,縱聽猿鳥亦何愁。偶斟藥酒欺梅雨,卻著寒衣過麥秋。歲計有時添橡實,生涯一半在漁舟。世人若便無知己,應(yīng)向此溪成白頭。
- 滿江紅跳出紅塵,都不顧、是非榮辱。垂釣處、月明風(fēng)細(xì),水清山綠。七里灘頭帆落盡,長山瀧口潮回速。問有誰、特為上鉤來,劉文叔。貂蟬貴,無人續(xù)。金帶重,難拘束。這白麻黃紙,豈曾經(jīng)目。昨夜客星侵帝座,且容伸腳加君腹。問高風(fēng)、今古有誰同,先生獨。
- 與胡汾坐月期貫休上人不至掃庭秋漏滴,接話貴忘眠。靜夜人相語,低枝鳥暗遷。星圍南極定,月照斷河連。后會花宮子,應(yīng)開石上禪。
- 梅傲寒特地占春光,不是東皇用意偏。只恐百花羞見面,故教回避艷陽天。
- 重陽后一日偕翁賓暘張敬之江樓中分韻得臺字一笑江樓把酒杯,闌干倚遍重徘徊。風(fēng)生別浦潮回去,云暗前山雨過來。秋冷丹楓先葉墮,節(jié)遲黃菊未花開。憑高引領(lǐng)還興感,昨日誰登風(fēng)戯馬臺。
- 和秦壽之喜雨云峰擁棱層,不動若頑石。追涼困無所,何當(dāng)日云夕。揮箑汗如流,欲臥莫安席。云頭從北來,微風(fēng)動疏荻。滂沱一尺雨,旱魃驚辟易。巾屨獲暫御,尊酒容復(fù)覓。誰憐貧長卿,空洞家四壁。熬熬爐炭中,萬物同一息。明朝槁苗興,農(nóng)畝歌帝力。
- 輓謝疊山懷哉千古事,百煉不為柔。漢祖尤封齒,殷臣不事周。寧隨文相國,真匹李潭州。浩蕩江相接,東西萬古愁。
- 諸公勸楚真叟應(yīng)進(jìn)士舉以詩勉之太祖皇帝龍飛初,君家樞密推日車。一時事載太史筆,九廟畫展功臣圖。昭陵取士極妙選,乃孫應(yīng)詔從諸儒。威如草木部刺史,屢進(jìn)藥石諫大夫。誰知冷落百蠻里,忽見其后清而腴。讀書過眼似皎月,裁詩出手爭秋蕖。諸公力請舉進(jìn)士,駢四債六子有余。三經(jīng)新義未改科,一代元老出此涂。要令我才必有用,不憂此口無以糊。他年上國與計偕,看日五色傳天衢。
- 直上昭文便乞閑,貂蟬鬢底未全斑——— 宋伯仁上安晚先生鄭左相
- 小比木犀無蘊(yùn)藉,輕黃碎蕊亂交加——— 鄭剛中題異香花俗呼指甲花
- 地靜城荒可當(dāng)山,士衡瓦屋兩三間——— 喻良能丞廨之后正瞰城城上有古木十?dāng)?shù)株盛夏五六月
- 為問花何在,夜來風(fēng)雨,葬楚宮傾國——— 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后作
- 枯桐斲山骨,弦以冰蠶絲——— 艾性夫雜言
- 臨流賦詩情駘蕩,萬慮不敢愁吾腸——— 劉拯秋霜閣
- 煩君看三徑,松與菊何如——— 李曾伯送揚州胡倅赴堂召
- 五陵多豪士,百萬付一擲。——— 蘇軾贈章默
- 老夫倚杖當(dāng)戶立,霜氣青冥月輪濕——— 陸游月夜短歌
- 會有上灘時,得意君勿恃——— 楊萬里蘇木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