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700-15
中酒問答
問:《中酒》的作者是誰?
答:中酒的作者是韋莊
問:中酒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中酒是唐代的作品
問:中酒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南鄰酒熟愛相招,蘸甲傾來綠滿瓢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南鄰酒熟愛相招,蘸甲傾來綠滿瓢 出自 唐代韋莊的《中酒》
問:南鄰酒熟愛相招,蘸甲傾來綠滿瓢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南鄰酒熟愛相招,蘸甲傾來綠滿瓢 的下一句是 一醉不知三日事,任他童稚作漁樵。
問:出自韋莊的名句有哪些?
答:韋莊名句大全
- 報劉一丈書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烈浴干舷?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 ∏医裰^孚者,何哉?日夕策馬,候權者之門。門者故不入,則甘言媚詞,作婦人狀,袖金以私之。即門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見;立廄中仆馬之間,惡氣襲衣袖,即饑寒毒熱不可忍,不去也 。抵暮,則前所受贈金者,出報客曰:「相公倦,謝客矣!客請明日來!」即明日, 又不敢不來。夜披衣坐,聞雞鳴,即起盥櫛,走馬抵門;門者怒曰:「為誰?」則曰 :「昨日之客來?!箘t又怒曰:「何客之勤也?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客心恥之 ,強忍而與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門者又得所贈金,則起而入之;又立向 所立廄中。 幸主者出,南面召見,則驚走匍匐階下。主者曰:「進!」則再拜,故遲不起; 起則上所上壽金。主者故不受,則固請。主者故固不受,則又固請,然后命吏納之。 則又再拜,又故遲不起;起則五六揖始出。出揖門者曰:「官人幸顧我,他日來,幸 無阻我也!」門者答揖。大喜奔出,馬上遇所交識,即揚鞭語曰:「適自相公家來, 相公厚我,厚我!」且虛言狀。即所交識,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語人曰:「某也賢!某也賢!」聞者亦心許交贊之?! 〈耸浪^上下相孚也,長者謂仆能之乎?前所謂權門者,自歲時伏臘,一刺之外,即經年不往也。閑道經其門,則亦掩耳 閉目,躍馬疾走過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則仆之褊衷,以此長不見怡於長吏,仆則愈 益不顧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長者聞之,得無厭 其為迂乎? 鄉(xiāng)園多故,不能不動客子之愁。至于長者之抱才而困,則又令我愴然有感。天之與先生者甚厚,亡論長者不欲輕棄之,即天意亦不欲長者之輕棄之也,幸寧心哉!
- 疏山三首垍湖潭畔呼舟渡,苦竹林邊策杖回。衣濕為穿山雨過,手香因折野梅來。
- 寄南岳白蓮道士能于長嘯猿猱休啼月皎皎,蟋蟀不吟山悄悄。大耳仙人滿頷須,醉倚長松一聲嘯。
- 鷓鴣天紫陌朱輪去似流。丁香初結小銀鉤。憑闌試問秦樓路,瞥見纖纖十指柔。金約腕,玉搔頭。盡教人看卻佯羞。欲題紅葉無流水,別是桃源一段愁。
- 三昧諸頌百納內董袋,一切皆我入。一切莫能入,達此妙縱橫,三世佛佛佛。
- 蕭宅二三子贈答詩二十首客謝石我有水竹莊,甚近嵩之巔。是君歸休處,可以終天年。雖有提攜勞,不憂糧食錢。但恐主人心,疑我相釣竿。
- 斜路行世間娶容非娶婦,中庭牡丹勝松樹。九衢大道人不行,走馬奔車逐斜路。斜路行熟直路荒,東西豈是橫太行。南樓彈弦北戶舞,行人到此多回徨。頭白如絲面如繭,亦學少年行不返??v令自解思故鄉(xiāng),輪折蹄穿白日晚。誰將古曲換斜音,回取行人斜路心。
- 南陽小將張彥硤口鎮(zhèn)稅人場射虎歌(一作白居易詩)海內昔年狎太平,橫目穰穰何崢嶸。天生天殺豈天怒,忍使朝朝喂猛虎。關東驛路多丘荒,行人最忌稅人場。張彥雄特制殘暴,見之叱起如叱羊。鳴弦霹靂越幽阻,往往依林猶抵拒。草際旋看委錦茵,腰間不更抽白羽。老饕已斃眾雛恐,童稚揶揄皆自勇。忠良效順勢亦然,一劍猜狂敢輕動。有文有武方為國,不是英雄伏不得。試征張彥作將軍,幾個將軍愿策勛?
- 大觀祀社稷九首于嘻陰祀,封土惟崇。于時之吉,歆予鼓鐘。柔靜化光,人賴其功。陳茲量幣,百貸是隆。
- 點絳唇玉葉金英,倩誰移下蟾宮樹。香風飄度。滿院飛黃雨。獨倚寒林,搜盡高人句。關情處。素娥無語。的皪枝頭露。
- 地僻鄉(xiāng)音別,年豐酒味醇——— 王操村家
- 詩家本多感,況值廣陵春——— 趙嘏陪崔璞侍御和崔(王并)春日有懷
- 擬更憑高望遠,春在煙波,春在晴巒——— 葛立方錦堂春(正旦作)
- 竟抱遺經死,斯人亦可哀,傳家一夔足,涉世萬?;?/a>——— 戴表元單漕貢君范挽詩
- 察明表重驗虛無,不久堪為唱導師——— 釋印肅頌古九十八首
- 嚴助昔除二千石,久勞侍從誠為煩——— 梅堯臣送孫學士知太平州
- 一別與秋鴻,差池詎相見——— 李益賦得早燕送別
- 漚邊兩載音訊絕,鬢絲應與秋風爭——— 趙希桐次韻李鶴田德真寄遠
- 爾信我宅,爾中我鄉(xiāng)——— 佚名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嗟我素不任,一酌已頳頰——— 蘇洵和楊節(jié)推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