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雙燕·滿城社雨
滿城社雨,又喚起無家,一年新恨?;ㄝp柳重,隔斷紅樓芳徑。舊壘誰家曾識,更生怕、主人相問。商量多少雕檐,還是差池不定。誰省、去年春靜。直數(shù)到今年,絲魂絮影。前身應(yīng)是,一片落紅殘粉。不住呢喃交訊,又惹得、鶯兒閑聽。輸于池上鴛鴦,日日闌前雙暝。
注釋
社雨:春社和秋社時節(jié)下的雨。此處指春社時節(jié)下的雨。春社,古時一般在立春、立秋后不久兩次祭祀土神,春祭稱為“春社”,秋祭稱為“秋社”。
紅樓:舊指閨秀女子的居處。
芳徑:芳,此處指花卉。徑,小路。芳徑,花間小道。
舊壘:舊,陳舊,過時,與“新”相對。壘,堆砌物,此處借指燕巢。舊壘,此處當(dāng)解為“舊燕巢”。
商量:謀劃或討論事情。
雕檐:雕有圖案的精美屋檐或門窗。
差(ci)池:參差不齊。
?。▁ing):明白,醒悟。
絲魂絮影:絲,此處謂柳絲,絮,此處謂柳絮。
落紅殘粉:落紅,我國古代詩詞常用來指落花。殘粉,我國古代詩詞常指凋謝之花。
不?。翰煌5?,沒完沒了地。
呢喃:一指燕鳴聲。一指低聲絮語。
交訊:交,相互交往、連接。訊,訊息,消息。交訊:互相傳達(dá)消息。
閑聽:聽得悠閑、愜意。
闌:柵欄一類的遮欄物。
雙暝:暝,原意為日暮,天黑。這里通“眠”,“睡”的意思。雙暝,“雙眠”的意思。
雙雙燕·滿城社雨問答
問:《雙雙燕·滿城社雨》的作者是誰?
答:雙雙燕·滿城社雨的作者是張惠言
問:雙雙燕·滿城社雨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雙雙燕·滿城社雨是清代的作品
問:滿城社雨,又喚起無家,一年新恨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滿城社雨,又喚起無家,一年新恨 出自 清代張惠言的《雙雙燕·滿城社雨》
問:滿城社雨,又喚起無家,一年新恨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滿城社雨,又喚起無家,一年新恨 的下一句是 花輕柳重,隔斷紅樓芳徑。
問:出自張惠言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惠言名句大全
雙雙燕·滿城社雨賞析
這是一首詠燕之作。燕子作為春天的信使,美麗的象征,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賞愛,所以詠燕之作代不乏人,《詩.邶風(fēng).燕燕》,南宋詞人史達(dá)祖的《雙雙燕》詞就是其中膾炙人口的特別清撥之作。張惠言的這首《雙雙燕》詞顯然汲取了我國古代詠燕詩詞的文化底蘊(yùn),尤其可以看出他對史達(dá)祖《雙雙燕》詞在藝術(shù)構(gòu)思上的某些傳承。不過,作為清代文學(xué)史上開宗立派的一流文學(xué)宗師,張惠言始終不屑于拾前人牙慧,始終欲有創(chuàng)立和開辟,他的朋友鮑桂星就說他:“獨(dú)念君生晚近時,慨然為舉世不為之學(xué),每舉一藝,輒欲與古之第一流者相角,而不屑稍貶以從俗”(《受經(jīng)堂匯稿序》)。所以,惠言的這首《雙雙燕》詞雖有汲取,但多新變,展示更多的是他獨(dú)立不偶的心性以及別出心裁的藝術(shù)追思,且又傳達(dá)出他游蹤漂泊而又寂寞孤苦的人生遭際。
農(nóng)歷一月底二月初的“春社”時節(jié),“滿城”均下著淅淅瀝瀝的春雨,那瀝瀝雨絲與瀟瀟雨聲喚起一雙燕子無家可歸的“新恨”,因為花開花落,冬去春來,年年遷移的侯鳥燕子,又要開始新的漂泊。然而,此時此刻,燕子還不知道家在何方。春天的花朵還是那樣燦爛,春天的楊柳還是那么蔥翠,它們重重疊疊隔斷了通向閨中思婦居住的“紅樓”小徑。燕子隱隱約約還記得去年砌下的舊巢,但又不能確認(rèn)。燕子打量了多少屋檐雕龍描鳳的殷實(shí)之家,想找出去年舊巢,但它們最終還是飛來飛去,遲疑彷徨,找不到一個棲息或再筑新巢的地方。誰人能夠了解燕子春去秋來那年年歲歲都縈繞在心頭如“絲魂絮影”般的漂泊與孤獨(dú)的心境?那漂泊與孤寂的燕子呵,前身理應(yīng)是那一片片凋謝飄零的“落紅殘粉”。燕子遲疑彷徨,但它們相濡以沫,態(tài)度親昵。它們不停地呢喃,似乎在交換著意見,又似乎在互傾衷腸。它們恩愛的關(guān)關(guān)鳴聲,又讓黃鶯鳥聽得那么專注。燕子雖然恩愛,但它們棲移不定的漂泊生涯,畢竟比不上那日日在水池畫欄傍雙棲雙眠的鴛鴦來得寧靜、溫馨。
張惠言出生于常州武進(jìn)縣一個世代為儒然科考不彰的清寒家庭,四歲時父親就病卒,其母將他含辛茹苦教養(yǎng)而成?;菅曰貞浧湓缒旯驴嗌顣r描述道:“一日,暮歸,無以為夕餮,各不食而寢。遲明,惠言餓不能起。先妣曰:‘兒不慣餓憊也?吾與爾姊爾弟,時時如此也!’惠言泣,先妣亦泣”(《茗柯文編.先妣事略》)。從十四歲開始就外出教授為生,其間兩次在安徽歙縣金榜家設(shè)帳授徒,泄留時間最為長久。二十六歲至三十九歲時又七上京師應(yīng)進(jìn)士試。在張惠言四十二歲的生命歷程里,約四分之三的時間身居異鄉(xiāng),為糊口而漂泊四方。所以惠言一生飽嘗拋妻離子的別離之苦,也屢受寂寞孤苦的煎熬。此詞就借詠燕,委婉且淋漓盡致地抒寫他身處異鄉(xiāng)時那種寂寞難耐的孤苦感,那種漂泊四方時壓抑在心頭的感傷,那種煢煢孓立時對親人與故鄉(xiāng)不可遏止的思念。詞中“滿城社雨,又喚起無家,一年新恨”,“前身應(yīng)是,一片落紅殘粉”,“輸于池上鴛鴦,日日闌前雙暝”等語,既是惠言對浪跡天涯燕子的擬人化描摹,更是他此時此刻孤苦、感傷、思念且又有幾分怨懣心態(tài)的真實(shí)反映。張惠言《雙雙燕》詞所反映出來的苦寒人生遭遇,既是他個人的,又是傳統(tǒng)社會中諸多為生計、為功名奔走四方、萍飄天涯的“寒士”們孤苦生涯的真切寫照。
- 和彥威紀(jì)事二首民勞無訴卒長片,安得天河洗甲兵?;⒊鲨哉l當(dāng)任責(zé),鳥傷弓后可無驚。峽山風(fēng)雪清尊共,楚澤云濤去棹輕。憂國寧忘絲發(fā)補(bǔ),忍隨時態(tài)慕鮮榮。
- 清江曲夾岸桃花燕子飛,一江春水鱖魚肥。絲綸百尺煙波闊,午夜鳴榔載月歸。扁舟一葉橫沙觜,得魚爛醉東風(fēng)里。綠楊深處酒醒時,半江潮落天如水。萬頃滄波五月涼,一川紅錦藕花香。綠蓑青笠鳴疎雨,老樹殘煙花夕陽。野船細(xì)火夜明滅,一笛風(fēng)清楚天闊。無魚無酒且歸來,篷底蕭疎臥明月。萬里西風(fēng)雙鬢華,江南江北老天涯。瀟灑兩岸梧桐葉,漠漠半川蘆荻花。柔櫓聲中山水綠,一絲買斷黃金屋。沙邊鷗鳥莫相猜,是非不到清江曲。葦折荷枯人未歸,波寒霜落雁初飛。不知節(jié)物時時換,又折梅花下釣磯。青山四面清歌發(fā),幾點(diǎn)沙鷗起天末。一任長年醉則休,醒時獨(dú)釣寒江雪。
- 關(guān)陰陽家彭元清嶺北山開脈,江西水發(fā)源。陰陽余闔辟,小大幾乾坤。銀海有精力,金函無法門。頻年過我客,始可與君論。
- 晉郭璞脫襦吟坐因思郭景純,每言窮達(dá)似通神。到頭分命難移改,解脫青襦與別人。
- 早行畏暑裝行早,江村雞未鳴。林廬相遠(yuǎn)近,河漢正縱橫,思眇關(guān)山迥,心依斗極明。小橋聊駐馬,流水有佳聲。
- 讀楚詞鶗鴃一聲天地閉,誰知風(fēng)月有遺音。清醒已脫塵中蛻,枯槁何妨澤畔吟。漁父不來湘水闊,重華一去楚云深。青燈半夜書幃冷,照破三閭?cè)f古心。
- 斫竹寺廢竹色死,宦家寧爾留。霜根漸隨斧,風(fēng)玉尚敲秋。江南苦吟客,何處送悠悠。
- 送司農(nóng)丞杭公還京詩十年農(nóng)星晦無光,太史昨夜占五潢。國家大本重谷祿,曰奎曰胃明天倉。中書垣次大司農(nóng),署秩列九卿,尊大府,春耕藉畝冬藏冰,六十五官八九扈。杭公均輸少卿屬,賦足國家民亦足。農(nóng)田漕運(yùn)一時了,文如錦繡人如玉。歸來奏儀帝曰俞,詔書寬大賜民租。太平治象今日見,不用再講貞元宰相均田圖。
- 晚歸學(xué)省歸來門巷秋,伴眠書史滿床頭。低云漠漠梧桐晚,屏上江山亦解愁。
- 旅中重陽乘時爭路只危身,經(jīng)亂登高有幾人。今歲節(jié)唯南至在,舊交墳向北邙新。當(dāng)歌共惜初筵樂,且健無辭后會頻。莫道中冬猶有閏,蟾聲才盡即青春。
- 10最美壁紙鎖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