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求百獸
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duì)。
江乙對(duì)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于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F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shí)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楚宣王問群臣,說:“我聽說北方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這樣嗎?”群臣無人回答。
江乙回答說:“老虎尋找各種野獸來吃。找到了一只狐貍,狐貍對(duì)老虎說:‘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獸的領(lǐng)袖,如果您吃掉我,這就違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話,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獸見了我,有哪一個(gè)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為真,就和狐貍同行,群獸見了它們,都紛紛逃奔。老虎不明白群獸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卻以為是害怕狐貍。
現(xiàn)在大王的國土方圓五千里,大軍百萬,卻由昭奚恤獨(dú)攬大權(quán)。所以,北方諸侯害怕昭恤,其實(shí)是害怕大王的軍隊(duì),這就像群獸害怕老虎一樣啊?!?
注釋
荊宣王:楚宣王。
求 :尋求,尋找。
食:吃。
子:你。
無敢:不敢。
天帝:上天。
使:派遣、命令。
長(zhǎng):長官,首領(lǐng)。這里作動(dòng)詞,意為“做……首領(lǐng)”,掌管。
逆:違抗。
以......為......:認(rèn)為......是......。
不信:不真實(shí),不可靠。
走:逃跑。
以為:認(rèn)為。
然:認(rèn)為......正確。
故:所以。
畏:害怕。
皆:都。
曰:說。
而:才。
是:這
遂:于是,就。
虎求百獸問答
問:《虎求百獸》的作者是誰?
答:虎求百獸的作者是劉向
問:虎求百獸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虎求百獸是兩漢的作品
問:虎求百獸是什么體裁?
答:文言文
問: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duì)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duì) 出自 兩漢劉向的《虎求百獸》
問: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duì)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duì) 的下一句是 江乙對(duì)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
問:出自劉向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向名句大全
- 游岳麓三絕湘山湘水極清遠(yuǎn),特地來登百尺臺(tái)。不盡胸中丘壑意,又從沙尾喚舟回。
- 醉落魄/一斛珠鸞孤月缺。兩春惆悵音塵絕。如今若負(fù)當(dāng)時(shí)節(jié)。信道歡緣,狂向衣襟結(jié)。若問相思何處歇。相逢便是相思徹。盡饒別后留心別。也待相逢,細(xì)把相思說。
-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八月九月,不寒不熱。盤山擲劍揮空,正是個(gè)般時(shí)節(jié)。無古無今,無間無歇。癡云卷盡雨聲收,千里萬里一條鐵。
- 舟月對(duì)驛近寺更深不假燭,月朗自明船。金剎青楓外,朱樓白水邊。城烏啼眇眇,野鷺?biāo)蘧昃?。皓首江湖客,鉤簾獨(dú)未眠。
- 送遵式師謁金陵王相國高牙熊軾隱鈴齋,棠樹陰濃長綠苔。丞相望尊寶謁少,清言應(yīng)喜道人來。
- 夜夜曲標(biāo)簽:思念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階陰。千里雖共照,安知夜夜心?
- 滿江紅燕拂危檣,斜日外、數(shù)峰凝碧。正暗潮生渚,暮風(fēng)飄席。初過南村沽酒市,連空十頃菱花白。想故人、輕箑障游絲,聞遙笛。魚與雁,通消息。心與夢(mèng),空牽役。到如今相見,怎生休得。斜抱琵琶傳密意,一襟新月橫空碧。問甚時(shí)、同作醉中仙,煙霞客。
- 除夜寄羅評(píng)事同年郡僚方賀正,獨(dú)宿太湖棱。階下羞為吏,船中祗載僧。折梅和薄雪,煮茗對(duì)孤燈。應(yīng)笑排衙早,寒靴踏曉冰。
- 送王宗卿米多糠少賀豐登,蓮?fù)码p花麥五莖。別有到家呈瑞處,繞籬黃菊向人明。
- 和林徽之見寄涉世無堪足亂難,蕭蕭風(fēng)雨一聲雞。故人別后乾坤窄,三徑歸來草木迷。黃鳥翩翻思出谷,老龍頭角尚蟠泥。一尊濁酒無人共,又是悲吟到日西。
- 9慧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