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過后,留下豆汁來做成羹。
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注釋
持:用來。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漉:過濾。
菽(豉):豆。這句的意思是說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
釜:鍋。
燃:燃燒
泣:小聲哭
本:原本,本來。
煎:煎熬,這里指迫害。
何:何必。
七步詩(版本二)問答
問:《七步詩(版本二)》的作者是誰?
答:七步詩(版本二)的作者是曹植
問:七步詩(版本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七步詩(版本二)是魏晉的作品
問:七步詩(版本二)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出自 魏晉曹植的《七步詩(版本二)》
問: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的下一句是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問:出自曹植的名句有哪些?
答:曹植名句大全
七步詩(版本二)賞析
據(jù)《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殺),應聲便為詩……帝深有慚色?!痹撛娗О倌陙硪恢蹦捴巳丝?,歷傳不衰。
又,“幼兒版”的《七步詩》被改編成這樣: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釋常談》)劉勰的《文心雕龍.才略》中也說:“子建思捷而才俊, 詩麗而表逸?!泵鞔跏镭懙摹端囋坟囱浴芬舱f:“子建天才流麗,雖譽冠千古,而實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辭太華?!笨梢娗叭硕贾赋隽瞬苤膊湃A出眾,稟賦異常的特點,而最能表現(xiàn)其才華的例子就是這首《七步詩》。
據(jù)《世說新語.文學》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處死),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六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稱之為《七步詩》。據(jù)說曹丕聽了以后“深有慚色"不僅因為曹植在詠詩中體現(xiàn)了非凡的才華,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使得文帝自覺不如,而且由于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為手足,不應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于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過濾煮熟后發(fā)酵過的豆子,用以制成調味的汁液?!拜健笔侵付骨o,曬干后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實有違天理,為常情所不容。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氨臼峭嗉搴翁薄倍Z,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墻、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此詩最早就被記錄在《世說新語》之中,后來流傳的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為在傳播過程中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難肯定。然《世說新語》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遠,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據(jù),而且據(jù)《世說新語》中引《魏志》中了也說曹植“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曹操曾試之以《登銅雀臺賦》,植援筆立成,而且斐然可觀,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作出這樣一首好詩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們還是把它作為曹植的作品來介紹給讀者諸君。
當然,此詩的風格與曹植集中的其他詩作不盡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談不上語言的錘煉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貼切而生動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贏得了千百年來的讀者的稱賞。 (王鎮(zhèn)遠)
- 過皖口皖城西去百重山,陳跡今埋杳靄間。白發(fā)行藏空自感,春風江水照衰顏。
- 再和有客秋郊曠望中,更憑佳句發(fā)才雄。牛羊飽食眠平野,鵰鶚乘時擊迅風。倦目幾隨殘照斷,湯腸惟藉濁醪充。登臨不用頻興感,憂喜能忘是塞翁。
- 玩丹砂 贈堂下道人閑是閑非不可聽。那堪日日自談論。暗傷功行損氤氳。舌是禍根牢鎖閉,尋常省啟禍之門。自然性命得長存。
- 客中作千里云山戀舊游,寒窗涼雨夜悠悠。浮亭花竹頻勞夢,別路風煙半是愁。芳草傍人空對酒,流年多病倦登樓。一杯重向樽前醉,莫遣相思累白頭。
- 寶元圣德詩齋誠羽衛(wèi)陳,庚戌推蓂莢。靈宮容物備,清廟威儀攝。遲明導玉輿,出宿戒清堞。冥蒙云霧低,泱漭乾坤接。時雪凝九霄,金笳競三疊。來賓萬國會,受職百神協(xié)。中夜即壇壝,濃陰駁鱗鬣。及爾圭幣升,煥然星斗曄。華鍾帝樂張,法從天衢躡。端門清旭上,肆宥歡聲浹。寶圖增大號,元歷開皇劫。吉甫獨何人,詠歌揚圣業(yè)。
- 素梅 五七黃河十月冰如地,騎馬何人說好官?老子門前三丈雪,梅花開盡不知寒。
- 醴泉東谿送程皓、元鏡微入蜀(得寒字)蜀郡路漫漫,梁州過七盤。二人來信宿,一縣醉衣冠。谿逼春衫冷,林交宴席寒。西南如噴酒,遙向雨中看。
- 宴包二融宅①閑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門庭無雜賓,車轍多長者。是時方盛夏,風物自蕭灑。②五月休沐歸,相攜竹林下。③開襟成歡趣,對酒不能罷。④煙暝棲鳥迷,余將歸白社。⑤
- 和同年張季良少卿饋家釀韻三首拭目高吟陋戴盆,續(xù)貂何敢曳詩門。百壺蕩槳惟公爾,此外應無說尹村。
- 南昌大閱自昔洪都地望雄,劍光直與斗牛能。角聲悲壯秋風里,旗影橫斜晚照中。簾幕萬家觀小隊,弓刀千騎擁元戎。此身雖老心猶壯,自笑憑鞍矍鑠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