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出城天色剛破曉微明,站立水邊讓我心意稍微寧靜。水面泛起的薄霧彌漫開來仿佛與天相連。水中的葦草彎曲下來發(fā)出聲響,遙遠(yuǎn)的青山如黛仿佛連淡淡的影子也若有似無。一會兒過后晨日初起,遠(yuǎn)處三三兩兩的小舟泛在水上。怎么能夠?qū)W得野鴨一般,能去追逐那遠(yuǎn)方的清影呢。
注釋
①湖:杭州西湖。
②折:彎曲。
③景:影。
曉至湖上問答
問:《曉至湖上》的作者是誰?
答:曉至湖上的作者是厲鶚
問:曉至湖上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曉至湖上是清代的作品
問: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 出自 清代厲鶚的《曉至湖上》
問: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 的下一句是 水上寒霧生,彌漫與天永。
問:出自厲鶚的名句有哪些?
答:厲鶚名句大全
曉至湖上賞析
《曉至湖上》載于《清詩選》,是清代浙西詞派的代表人物厲鶚的作品。
這首詩情感豐富。此詩用清涼的晨霧,清淡的遠(yuǎn)山,清澈的湖水,清靈的野鳧,構(gòu)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曉湖之景。表現(xiàn)了詩人平靜閑適的心態(tài),愿象野鳧一樣回歸自然的情懷。從“人意靜”、“寒霧生”等語可以看出作者喜愛幽靜;“臨水”、“稍見初日開”等詞句則表達(dá)了作者親近自然之意;而從“安得學(xué)野鳧”、“逐清景”又可看出作者向往自由以及對自由暫不可得的惆悵之情。
“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是寫景名句。從表達(dá)技巧的角度看,此聯(lián)采用了對比的手法,以有聲與無影對比,近寫聽覺,遠(yuǎn)寫視覺,突出層次的遠(yuǎn)近和景致的深闊;同時采用了對偶的手法,以折葦對遙山,近景與遠(yuǎn)景相結(jié)合,以動有聲對淡無影,聽覺與視覺相結(jié)合。節(jié)奏優(yōu)美,形象豐滿,層次分明,構(gòu)建了開闊、淡雅、幽靜、清新的意境。
- 南鄉(xiāng)子世所謂英英、盼盼者。盼卒,英嫁,而盼之子瑩,頗有家風(fēng),而曹妓未有顯者,黃樓不可勝也。作南鄉(xiāng)子以歌之。風(fēng)絮落東鄰。點綴繁枝旋化塵。關(guān)鎖玉樓巢燕子,冥冥。桃李摧殘不見春。流轉(zhuǎn)到如今。翡翠生兒翠作衿?;友砉贅恿ⅲ面?。困倚闌干一欠伸。||
- 同孫季蕃游凈居諸庵舍俗依空事梵王,韶顏寂寂度年芳。門前草色迷行徑,院里花陰接步廊。弓樣展來靴尚窄,黛痕剃出頂應(yīng)涼。當(dāng)時若使窺鸞鏡,一步何因出洞房。
- 東亭茶宴閑朝向曉出簾櫳,茗宴東亭四望通。遠(yuǎn)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聲中。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紅。坐久此中無限興,更憐團(tuán)扇起清風(fēng)。
- 游襄陽山寺秋色江邊路,煙霞若有期。寺貧無利施,僧老足慈悲。薜荔侵禪窟,蝦蟆占浴池。閑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時。
- 夕烽夕烽來不近,每日報平安。塞上傳光小,云邊落點殘。照秦通警急,過隴自艱難。聞道蓬萊殿,千門立馬看。
- 最高樓(壽秋水)銀河水,洗得世間清。山色雨余青。老子綸巾棋別墅,人家鼾睡柝秋城。定誰勞,定誰福,定誰能。常恨著、景升兒不似。又恨著、景升牛小耳。空相望,愧平生。我欲臨風(fēng)扶玉樹,自攀承露酌金莖??蠢ッ?,鱗石長,海桑晴。
- 霽后登水云閣憑欄偶成雨過云煙幕,天成水墨屏。江添半篙綠,山失數(shù)峰青。某寺藏松塢,誰舟系柳汀。杜鵑聲正急,那對夕陽聽。
- 寄制帥五郡馳驅(qū)兩月忙,少城春事杳相忘。鷅鹠鳴處韶光老,鵜鴂聲中旅思長。曾為青山迂客路,莫偕紅旆訪仙鄉(xiāng)。浣花時節(jié)歸期近,猶及遨頭共一觴。
- 皇后閣端午帖子玉切菖蒲細(xì),金包黍角香。年年慶佳節(jié),燕衎侍君王。
- 秋日感事一葉飄然夕照沈,世間何事不經(jīng)心?幾人欲話云臺峻,獨我方探禹穴深。雞檄固應(yīng)無下策,鶴書還要問中林。自憐情為多憂動,不為西風(fēng)白露吟。
- 玄牝驅(qū)馳沖頂過——— 潛真子蘇幕遮 正一陽初動,中宵漏水
- 隔岸渡船呼不應(yīng),柳陰深處立多時——— 柴隨亨喚渡
- 來藻敷幽思,連詞報所欽——— 張說奉酬韋祭酒自湯還都經(jīng)龍門北溪莊見貽之作
- 楚云收,月波冷浸晚妝樓,腰肢到比花枝瘦——— 孫周卿【雙調(diào)】殿前歡 楚云
- 宿酲未解舊痁作,深室靜臥聞風(fēng)雷。——— 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
- 因風(fēng)時落砌,雜雨乍浮空。——— 張文琮和楊舍人詠中書省花樹
- 謀生有如此,垂世祗清名——— 劉宰挽湯參議三首
- 清洛西風(fēng)急,遙知故國秋——— 張耒清洛
- 山中道士秘泉石,只到此亭牽客依——— 徐大受歸路過福圣觀瀑布輝老踞坐盤石二絕題飛雨亭
- 泊處空余鳥,離亭已散人。——— 陰鏗江津送劉光祿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