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雄偉高大的泰山,以極其清秀的靈氣直沖青天。
它的山巖洞穴仿佛天然間隔的空虛宅院,寂寞無聲,幽靜深邃。
它絕非人間工匠的制造,高山上的巖洞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變幻莫測(cè)的風(fēng)云氣象究竟是什么東西,竟然這樣使我的思想波動(dòng)不定。
決定離開變化多端的人境,搬到泰山中生活,恬然無為,延年益壽,安享天命。
注釋
①泰山:古稱岱山,又名岱宗,在今山東省境內(nèi),與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遙相對(duì)峙,故稱“東岳”,為“五岳之首”。其山勢(shì)雄偉壯麗,山頂可見四大自然奇觀——黃河金帶、云海玉盤、晚霞夕照和旭日東升。吟:一種詩體名。
②峨峨:嵯峨,山勢(shì)高峻的樣子。東岳:指泰山。
③巖:山崖。間(jiàn):分隔。虛宇:指天地萬物。虛,天空。宇,空間的總稱?!痘茨献印R俗訓(xùn)》:“四方上下謂之宇”。
④寂寞:清靜,無聲。幽:僻靜,幽雅。玄:奧妙,玄妙。
⑤云構(gòu):高山上的巖洞。發(fā):出自。
⑥器象:物象?!兑住は缔o》:“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⑦屢遷:指思想波動(dòng)不定?!兑住は缔o》:“為道也屢遷”、“唯變所適”。
⑧逝:通“誓”。宅斯宇:以斯宇為宅,指隱居泰山。
⑨天年:指人的自然年壽?!妒酚洝し额〔虧闪袀鳌罚骸敖K其天年,而不夭傷?!?/p>
泰山吟問答
問:《泰山吟》的作者是誰?
答:泰山吟的作者是謝道韞
問:泰山吟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泰山吟是魏晉的作品
問: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出自 魏晉謝道韞的《泰山吟》
問: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的下一句是 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問:出自謝道韞的名句有哪些?
答:謝道韞名句大全
泰山吟賞析
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亂臣孫恩攻破會(huì)稽,殺王凝之及其諸子,作者寡居。而當(dāng)時(shí)又是東晉晚期,政治矛盾尖銳,王室與士族、士族與士族之間相互攻伐,作者面對(duì)這樣的政治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隱居的想法,于是便寫這下《泰山吟》,表現(xiàn)了作者歸隱山林,頤養(yǎng)天年的思想。
- 浣溪沙(次韻王子弁紅梅)倚醉懷春翠黛長。肉紅衫子半窺墻。蘭湯浴困嫩勻妝。應(yīng)為長年餐絳雪,故教丹頰耐清霜。弄晴飛馥笑馮唐。
- 自祭文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天寒夜長,風(fēng)氣蕭索,鴻雁于征,草木黃落。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薦以清酌。候顏已冥,聆音愈漠。嗚呼哀哉! 茫茫大塊,悠悠高旻,是生萬物,余得為人。自余為人,逢運(yùn)之貧,簞瓢屢罄,絺绤冬陳。含歡谷汲,行歌負(fù)薪,翳翳柴門,事我宵晨,春秋代謝,有務(wù)中園,載耘載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牘,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勞,心有常閑。樂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愛之,懼彼無成,愒日惜時(shí)。存為世珍,歿亦見思。嗟我獨(dú)邁,曾是異茲。寵非己榮,涅豈吾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識(shí)運(yùn)知命,疇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無恨。壽涉百齡,身慕肥遁,從老得終,奚所復(fù)戀! 寒暑愈邁,亡既異存,外姻晨來,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蕭蕭墓門,奢恥宋臣,儉笑王孫,廓兮已滅,慨焉已遐,不封不樹,日月遂過。匪貴前譽(yù),孰重后歌?人生實(shí)難,死如之何?鳴呼哀哉!
- 吳苑行錦雉雙飛梅結(jié)子,平春遠(yuǎn)綠窗中起。吳江澹畫水連空,三尺屏風(fēng)隔千里。小苑有門紅扇開,天絲舞蝶共徘徊。綺戶雕楹長若此,韶光歲歲如歸來。
- 五老化流星詩五老知符命,皤然共效靈。游河方告瑞,入昴忽為星。接武傳歌詠,翻身上杳冥。來同聚井?dāng)?shù),去作種榆形。鶴發(fā)光難認(rèn),龍圖兆可聽。至今依列宿,高印遠(yuǎn)天青。
- 題史髯詩卷后二首平生一士萬金多,更恨詩人餓澗薖。羈旅忽成開笑口,軟紅塵底得陰何。
- 秋晚十詠晚望寒日倚江閣,晚云低可攀。溪翁隨水上,田婦赴虛還。幻境夢(mèng)占?jí)?,畏涂山?fù)山。乾坤有馀地,閑處著衰顏。
- 長水竹枝詞蠶種須教覓四眠,買桑須買枝頭鮮。蠶眠桑老紅閨靜,燈火三更作繭圓。
- 題山寺井沈沈百尺馀,功就豈斯須。汲早僧出定,鑿新蟲自無。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此地如經(jīng)劫,涼潭會(huì)共枯。
- 記雪三首清曉疎籬尚露根,飯余俄復(fù)擁柴門。南湖水色君知否,萬斛鵝黃貯玉盆。
- 郊行三首西郊穡事欲迎秋,旱魃肆兇猶未收。卷地黑風(fēng)吹雨散,稻花飄蕩滿天浮。
- 老去心空在,歸夢(mèng)繞蘋洲——— 陳三聘水調(diào)歌頭
- 窮巷絕與馬,衡門翳蒿萊——— 鄭剛中六月初八義榮司諫自福慶山見過奉陪游四巖以
- 八月川原旱欲然,季秋連雨頓澄鮮——— 陳宓又次劉學(xué)錄韻
- 聽簫聲,記秦樓夜約,彩鸞齊跨——— 潘汾倦尋芳
- 屢賞王濛語,寧遺趙壹貧——— 張嵲送人赴闕
- 有黃鶯、恰恰飛來,一梭金羽——— 汪元量鶯啼序(宮中新進(jìn)黃鶯)
- 階前砌下新涼,嫩姿弱質(zhì)婆娑小——— 陳景沂水龍吟
- 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戴復(fù)古滿江紅
- 上恩深厚未聞可,丞相退讓聞四方——— 鄭獬讀朝報(bào)
- 酒蕩襟懷微駊騀,春牽情緒更融怡——— 韓偓多情(庚午年在桃林場(chǎ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