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285_57
送張芬歸江東兼寄柳中庸問答
問:《送張芬歸江東兼寄柳中庸》的作者是誰?
答:送張芬歸江東兼寄柳中庸的作者是李端
問:送張芬歸江東兼寄柳中庸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送張芬歸江東兼寄柳中庸是唐代的作品
問:送張芬歸江東兼寄柳中庸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久是天涯客,偏傷落木時(shí)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久是天涯客,偏傷落木時(shí) 出自 唐代李端的《送張芬歸江東兼寄柳中庸》
問:久是天涯客,偏傷落木時(shí)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久是天涯客,偏傷落木時(shí) 的下一句是 如何故國見,更欲異鄉(xiāng)期。
問:出自李端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端名句大全
- 四皓商於甪里便成功,一寸沉機(jī)萬古同。但得戚姬甘定分,不應(yīng)真有紫芝翁。
- 贈(zèng)徐安宜白田見楚老,歌詠徐安宜。制錦不擇地,操刀良在茲。清風(fēng)動(dòng)百里,惠化聞京師。浮人若云歸,耕種滿郊岐。川光凈麥隴,日色明桑枝。訟息但長嘯,賓來或解頤。青橙拂戶牖,白水流園池。游子滯安邑,懷恩未忍辭。翳君樹桃李,歲晚托深期。
- 白蓮池泛舟白藕新花照水開,紅窗小舫信風(fēng)回。誰教一片江南興,逐我殷勤萬里來?
- 猛虎詞寒亦不憂雪,饑亦不食人。人肉豈不甘,所惡傷明神。太室為我宅,孟門為我鄰。百獸為我膳,五龍為我賓。蒙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高云逐氣浮,厚地隨聲震。君能賈馀勇,日夕長相親。
- 詠史詩。漢中荊棘蒼蒼漢水湄,將壇煙草覆馀基。適來投石空江上,猶似龍顏納諫時(shí)。
- 終風(fēng)終風(fēng)且暴,顧我則笑,謔浪笑敖,中心是悼。終風(fēng)且霾,惠然肯來,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終風(fēng)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則嚏。曀曀其陰,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則懷。
- 蘇幕遮 鄉(xiāng)中上街求乞舍家緣,須用斧。劈碎恩山,豈肯重修補(bǔ)。猛烈灰心尋出路。自在逍遙,認(rèn)個(gè)清閑處。有因緣,方可悟。改變衣裝,道服惟麻布。莫訝鄉(xiāng)中求乞去。滅盡無明,直上青霄步。
- 夜直省中河漢有秋意,南宮生早涼。玉漏殘杳杳,云闕更蒼蒼。華燈發(fā)新焰,輕煙浮夕香。顧跡知為忝,束帶愧周行。
- 頌一百則犀牛扇子用多時(shí),問著元來總不知。無限清風(fēng)與頭角,盡同云雨去難追。
- 木蘭花慢(壽周耐軒府尹)步?jīng)鲲t綠野,□鐘鼓、□園林。有騎竹更生,扶藜未老,歌舞棠陰。金鞭半橫玉帶,爆神人、風(fēng)度五云深。大耐自應(yīng)鶴骨,活人總是天心。壽蒲香晚尚堪斟。梧竹對(duì)瀟森。早問道燕城,衣裁繡袞,臺(tái)筑黃金。天瓢正消幾滴,化中原、焦土作甘霖。卻伴赤松未晚,碧桃花下橫琴。
- 月照玉樓依舊、似當(dāng)時(shí)。——— 張先虞美人
- 十載流連蜂蝶,半生淪落湖湘——— 陳維崧春景和少游原韻
- 去年入山時(shí),孟夏暑猶薄——— 王之道予紹興三十二年夏四月三日行部至山中時(shí)月上
- 參罷虛堂惟宴坐,風(fēng)松露桂海蟾高——— 祖士衡送僧歸護(hù)國志
- 秋風(fēng)戒寒雨三日,空村無人暮蕭瑟——— 陸游雨三日歌
- 遙想疏梅此際,月底香英白——— 晏幾道六么令·雪殘風(fēng)信
- 倦繡人閑,恨春去、淺顰輕掠——— 陳策滿江紅
- 心如皎月連天照,性似寒潭徹底清——— 釋鼎需偈四首
- 上官唯揖讓,半祿代耕鉏——— 包佶尚書宗兄使過詩以奉獻(xiàn)
- 空見梵王宮,占斷黃山址——— 郭知運(yùn)登凌歊臺(tá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