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說文解字
匹

四丈也。從八、匸。八揲一匹,八亦聲。
匹說文解字注
四丈也。
段注:按四丈之上當有布帛二字。《襍記》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鄭曰:納幣謂昏禮納徴也。十箇爲束。貴成數(shù)。兩兩合其卷。是謂五兩。八尺曰尋。五兩,兩五尋(謂每兩五尋),則每卷二丈也。合之則四十尺。今謂之匹。猶匹偶之云與?!吨芏Y》:凡嫁子,娶妻。入幣?帛無過五兩。鄭曰:五兩,十端也。每端二丈?!景础慷蔂懸欢?。二端爲兩。每兩爲一匹。長四丈。五兩則五匹爲一束也。凡古言束帛者,皆此制。凡言匹敵,匹耦者,皆於二端成兩取意。凡言匹夫,匹婦者,於一兩成匹取意。兩而成匹。判合之理也。雖其半亦得云匹也。馬稱匹者,亦以一牝一牡離之而云匹。猶人言匹夫也。○按字之本義有難定者。如《襍記》注今謂之匹,猶匹偶之云與。是以匹偶爲本義。而帛二兩爲引申之義也。與許說迥異。四丈爲匹之云:三代時經(jīng)傳不見。其字從八。八者,別也。夫婦有別。故謂之匹。從匚。亦取別嫌明微意與。鄭意或當如是。
從匸八。
段注:謂八之數(shù)隱其中。會意。
八揲一匹。
段注:說從八之意。揲者,閱持也。閱持者,更迭持之而具數(shù)也。筮者揲之以四。此揲之以八。八尺者五而得四丈。故其字從八。所以揲之以八者,度人之兩臂爲尋。今人於布帛猶展兩臂度之也。
八亦聲。
段注:古音八讀如必。普吉切。十二部。
匹說文系傳
四丈也。從匸、八,八牒一匹,八亦聲。
鍇注:臣鍇曰:「會意?!?/p>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