戩異體字
戩戩說文解字
戩

滅也。從戈?聲。《詩》曰:「實始戩商?!?/p>
戩說文解字注
滅也。
段注:滅者,盡也。盡之義兼美惡。故滅之義亦兼美惡。凡盡皆得云滅。亦皆得云戩也。天保曰:俾爾戩穀。朱子曰:戩,盡也。穀,善也。此注甚合古義。《爾雅》:履,戩,祓,福也。此謂樛木之福履,天保之戩穀,《卷阿》之祓祿皆得訓(xùn)福。履本不訓(xùn)福。與福連文,則可訓(xùn)福矣。戩祓本不訓(xùn)福。與穀祿連文,則亦可訓(xùn)福矣。皆於?字摘一字以釋?字之義。毛公仍之曰戩,福也。而履祿也,茀小也,則不相襲矣。古人之文,貴善讀之。所謂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許於戩不襲《爾雅》《毛傳》。斯善讀《爾雅》《毛傳》者也。今之能善讀者葢尟矣。
從戈。晉聲。
段注:卽淺切。古音在十二部。讀如藎。
詩曰:實始戩商。
段注:《魯頌?閟宮》文。今詩作翦?!景础看艘娬f叚借也。《毛傳》曰:翦,濟也。許《刀部》曰:??,齊??也。??之字多叚翦爲(wèi)之。翦卽??。戩者,??之叚借。毛云??齊也者,謂周至於大王。規(guī)模氣象始大??膳c商國竝立。故曰齊。緜詩古公以下七章是也。非翦伐之謂。若不通《毛傳》,許書之例。竟謂大王滅商。豈不事辭俱窒礙乎。毛意謂戩卽??。許說其本義以明轉(zhuǎn)注。復(fù)引詩字以明叚借。?公之例皆尋繹全書而可得。不則以文害辭,謂大王有翦商之志矣。夫詩明言翦商而見大王之德盛。後儒言有翦商之志,而大王之心遂不可問。嗚呼。是非不知訓(xùn)詁之禍也哉。
戩說文系傳
滅也。從戈晉聲。《詩》曰:「實始戩商?!?/p>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