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àn qīng zhēng ,部首:糸(糹),
卷號:十三上,反切:倉絢切
赤繒也。從茜染,故謂之綪。從糸靑聲。
赤繒也。
段注:定四年《左傳》。分康叔以綪茷。茷卽旆也。杜曰:綪,大赤。取染草名也。《襍記》注作蒨旆。蒨卽莤也。
?莤染故謂之綪。
段注:莤者,茅蒐也。《韋部》又曰:茅蒐染韋。一入曰韎。然則必數(shù)入而後謂之綪。今不得其詳矣。莤與綪合韻而同音。故莤染謂之綪也。
從糸。靑聲。
段注:倉絢切。古音在十一部。莤在十三部。以雙聲合韻。
赤繒也。以茜染,故謂之綪。從糸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