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載道造句
成語造句
1、文以載道,作者所要表明的思想觀點,是文章的重心所在,我們閱讀時必須給予相當的重視。
2、一篇好的文章,可以抨擊社會的不良風氣,文以載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文以載道”思想是儒家功用詩學的核心,而美刺說則是其重要內容。
4、鐵凝在尋找一條“文以載道”精神與西方表現主義藝術的結合之路。
5、中國的歷代文人,對于女性的態(tài)度,似乎從來就缺乏應有的尊重。無論是向帝王將相致敬的頌圣文學,還是文以載道的才子佳人小說,都把女性塑造得屈辱可憐。夏嵐馨
6、巴蜀鬼才魏明倫在“榕樹下”為潘金蓮正名,文辭優(yōu)美又不缺“文以載道”的思想。
7、中國從來都有文以載道、歌以詠志的傳統。
8、文以載道,悖道非文。
9、文以載道,言貴獨到,詞必己出,文從字順。韓愈
10、雙語適切的使用不僅能文以載道,亦能勾起觀眾的興趣。
11、文以載道,教師之道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應該時刻牢記這一教訓,要認真備課,精心上課,耐心面對每一位學生。
12、同年,弘一法師還在王錦機所著的《菜園文稿》扉頁上手書代序詩:《題王居士菜園文稿》,詩曰“文以載道,豈唯辭華。
13、文學闡釋學則反對“文以載道”、主張“吟詠性情”的俗文學,即在詩話詞話曲話和小說評點中表現出來的審美理論。
14、關于文學藝術的功能,中國傳統美學有一個“詩言志”和“文以載道”的模式。
15、文字禪所強調的“文以載道”,即是謂此。
16、人們常說文以載道,而你寫的這篇作文,載的什么道理,誰能看出來?
17、第一,傳統的中國文化講究“詩以言志,文以載道”,比較注重批判、審美、教育、諷喻的功能,到現在,這些功能還是需要的。
18、盡管我們一直有文以載道、歌以詠志的文化傳統,但是也不排斥清新幽默的思想表達,古代如蘇軾,近代如林語堂,都喜戲謔笑談,并成為佳話。
19、傳媒時代的來臨使文化發(fā)展呈現出新的特征:傳統文化固守的“文以載道”的出世性被消解,文化消費性代之而起。
2、一篇好的文章,可以抨擊社會的不良風氣,文以載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文以載道”思想是儒家功用詩學的核心,而美刺說則是其重要內容。
4、鐵凝在尋找一條“文以載道”精神與西方表現主義藝術的結合之路。
5、中國的歷代文人,對于女性的態(tài)度,似乎從來就缺乏應有的尊重。無論是向帝王將相致敬的頌圣文學,還是文以載道的才子佳人小說,都把女性塑造得屈辱可憐。夏嵐馨
6、巴蜀鬼才魏明倫在“榕樹下”為潘金蓮正名,文辭優(yōu)美又不缺“文以載道”的思想。
7、中國從來都有文以載道、歌以詠志的傳統。
8、文以載道,悖道非文。
9、文以載道,言貴獨到,詞必己出,文從字順。韓愈
10、雙語適切的使用不僅能文以載道,亦能勾起觀眾的興趣。
11、文以載道,教師之道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應該時刻牢記這一教訓,要認真備課,精心上課,耐心面對每一位學生。
12、同年,弘一法師還在王錦機所著的《菜園文稿》扉頁上手書代序詩:《題王居士菜園文稿》,詩曰“文以載道,豈唯辭華。
13、文學闡釋學則反對“文以載道”、主張“吟詠性情”的俗文學,即在詩話詞話曲話和小說評點中表現出來的審美理論。
14、關于文學藝術的功能,中國傳統美學有一個“詩言志”和“文以載道”的模式。
15、文字禪所強調的“文以載道”,即是謂此。
16、人們常說文以載道,而你寫的這篇作文,載的什么道理,誰能看出來?
17、第一,傳統的中國文化講究“詩以言志,文以載道”,比較注重批判、審美、教育、諷喻的功能,到現在,這些功能還是需要的。
18、盡管我們一直有文以載道、歌以詠志的文化傳統,但是也不排斥清新幽默的思想表達,古代如蘇軾,近代如林語堂,都喜戲謔笑談,并成為佳話。
19、傳媒時代的來臨使文化發(fā)展呈現出新的特征:傳統文化固守的“文以載道”的出世性被消解,文化消費性代之而起。
文以載道解釋
謂用文章來說明道。道,舊時多指儒家思想。 宋 周敦頤 《通書·文辭》:“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 清 曾國藩 《致劉孟容書》:“ 周濂溪 氏稱文以載道,而以虛車譏俗儒。夫 詳情

猜你喜歡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