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筆順
傍筆順:撇、豎、點、橫、點、撇、點、橫撇/橫鉤、點、橫、橫折鉤、撇傍異體字:
? 徬 ?? 旁 ??基本解釋
傍 bàng ㄅㄤˋ
- 靠:依山傍水。
- 臨近:傍晚。傍黑。傍亮。
詳細解釋
傍 bàng
〈副詞〉
(1) (形聲。從人,旁聲。本義:靠近,臨近)同本義 [beside;be close to]
傍,近也。——《說文》
雙兔傍地走。——《樂府詩集·木蘭詩》
(2) 又如:傍邊(靠近邊沿);傍通(靠近四方通達之地);傍境(邊境);傍戶而立
詞性變化
傍 bàng
〈動詞〉
(1) 依附,依靠 [depend on]。如:傍人門戶;傍依(依靠之物);傍靠(依靠,緊靠)
(2) 輔佐 [assist a ruler in governing a country]
四賢傍之?!?span id="p57pb7v" class="fbook">《新書》
(3) 順著;沿著 [follow]。如:傍照(依照,仿照)
(4) 陪隨,陪伴 [accompany]。如:傍個影兒(露面;亮相)
傍 bàng
〈名詞〉
(1) 同“旁”。旁邊,側(cè) [side]
傍,近也。——《說文》。按,與旁別,四旁四方皆當(dāng)作此,猶邊際也。
傍,側(cè)也?!?span id="5r5fdlt" class="fbook">《廣韻》
玄應(yīng)聲慟哭,酸感傍人?!?span id="tbbf5rr" class="fbook">《世說新語·夙惠》
白馬金具裝,橫行遼水傍?!字晒?span id="xxxfbrj" class="fbook">《白馬篇》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span id="hpnp7hx" class="fbook">《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傍門(佛教指學(xué)佛而得正誤者為正果,指外道為傍門;道家以修煉金丹、全身保真為正道,余皆為傍門);傍支(分支);傍覽(從旁觀看、打量);傍觀(在近旁觀看);傍若無人(好像旁邊沒有人在,形容神情態(tài)度高傲自如)
(3) 他人 [other]。如:傍舍(他人的房舍);傍說(他人的主張)
(4) 旁系 [side]。如:傍尊(指伯父、叔父等旁系尊長);傍蔭(旁系親屬襲封官職爵位);傍親(旁系親屬);傍繼(出繼旁系親屬)
(5) 唐代州名。在今云南雙柏縣境 [Pang prefecture]
傍 bàng
〈形容詞〉
(1) 廣博;普遍。同“旁” [extensive]。如:傍施(博施;廣被);傍及(遍及;推及);傍通(學(xué)問廣博通達);傍接(廣為交接、應(yīng)酬);傍概(廣泛概括);傍落(墜入他途)
(2) [動]∶交錯 [interlock;crisscross]。如:傍午(縱橫交錯);傍生(交錯叢生)
常用詞組
傍邊兒 傍黑兒 傍近 傍亮兒 傍柳隨花 傍人籬壁 傍人門戶 傍晌,傍晌兒 傍晚 傍午國語詞典
傍 ㄅㄤˋ bàng
〈動詞〉
靠近、依附。
如:「依山傍水」、「傍柳而眠」。
唐·柳宗元〈漁翁〉詩:「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p>
傍 ㄅㄤ bāng
〈動詞〉
臨近。
如:「傍午」、「傍晚」。
傍 ㄆㄤˊ páng
〈名詞〉
側(cè)、邊。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賜酒大王之前,執(zhí)法在傍。」通「旁」。姓。如唐代有傍企本。
〈形容詞〉
〈副詞〉
廣泛、普遍的。
《墨子·尚同中》:「己有善,傍薦之?!雇ā概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