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筆順
符筆順:撇、橫、點、撇、橫、點、撇、豎、橫、豎鉤、點符異體字:
苻基本解釋
符 fú ㄈㄨˊ
- 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征調(diào)兵將用的憑證:虎符。符信。符節(jié)。
- 代表事物的標記、記號:符號。音符。
-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 道士畫的驅(qū)使鬼神的圖形或線條:符咒。護身符。
- 古代稱祥瑞的征兆:符瑞。符應(yīng)(yìng )(指天降“符瑞”,與人事相應(yīng))。
- 姓。
詳細解釋
符 fú
〈名詞〉
(1) (形聲。從竹,付聲。從“竹”,表示與竹子有關(guān)。本義: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調(diào)兵將用的憑證,雙方各執(zhí)一半,以驗真假)
(2) 符信 [tally]
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span id="hjwdxxs" class="fbook">《說文》。按,有銅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
門關(guān)用符節(jié)?!?span id="ej4497f" class="fbook">《周禮·掌節(jié)》。注:“如今官中諸官詔符也?!?/p>
若合符節(jié)?!?span id="4un4xze" class="fbook">《孟子》
封皇帝璽符節(jié)?!?span id="xsmxtyy" class="fbook">《漢書·高帝紀》
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史記·魏公子列傳》
(3) 又如:符璽(古代帝王的印章);符寶郎(古官名。即“符璽郎”,掌管皇帝八寶及國家的符節(jié));符契(符券契約一類文書的統(tǒng)稱);符傳(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門關(guān))
(4) 征兆 [omen]
守爾天符?!?span id="7hpbngz" class="fbook">《答賓戲》。注:“相命也?!?/p>
以風符應(yīng)合于天地?!?span id="otijnip" class="fbook">《史記·李武紀》
天之所與必先賜以符瑞?!?span id="7nbvidp" class="fbook">《漢書·劉輔傳》
(5) 又如:符兆(征兆);符應(yīng)(天降祥瑞的征兆和人事相應(yīng));符表(顯露的征兆);符瑞(吉祥的征兆)
(6) 符箓,舊時道士用來驅(qū)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書 [incantations]
也有送符水的,也有薦僧道的,總不見效?!?span id="pdx43ln" class="fbook">《紅樓夢》
(7) 又如:符水。也叫神水。道士用以治病;符殼(道家的符錄。亦比喻《金剛經(jīng)》);符書(符箓)
(8) 蓋有官府印信、下行公文的一種 [document]。如:符書(官府文書);符敕(敕命文書)
(9) 謂向下屬發(fā)出命令或通知 [order;notice]。如:符文(敕命文書公文);符目(符敕等公文的題簽);符帖(簡帖)
(10) 票證;單據(jù) [ticket]。如:符驗(憑據(jù);證件)
(11) 一種預(yù)言未來的神秘文書 [spell]。如:符命(上天預(yù)示帝王受命的符兆);符祥(符兆);符運(猶符命);符歷(記錄符命的歷書)
(12) 契約 [contract]。如:符兒(借契;字據(jù))
(13) 符號 [symbol]。如:音符;休止符
(14) 通“莩”。莩甲。草木種子外皮 [husk]
甲者,言萬物剖符甲而出也。——《史記·律書》
(15) 姓
詞性變化
符 fú
〈動詞〉
(1) 符合;相同 [accord with]
(2) 又如:符同(符合;相同);符協(xié)(符合;相同);符會(符合);符應(yīng)(符合);符驗(證驗,符合應(yīng)驗)
常用詞組
符號 符合 符咒國語詞典
符 ㄈㄨˊ fú
〈名詞〉
古代用為憑信的器物,刻字在竹、木、金、玉、銅之上,剖為兩半,各執(zhí)其一,相合以為征信。
如:「虎符」。
《史記·卷八·高祖紀》:「乃論功,與諸列侯剖符行封?!?/p>標記、記號。
如:「音符」、「符號」。一種道士用來避邪、驅(qū)使鬼神的神秘文字。
如:「符咒」。
《抱樸子·內(nèi)篇·登陟》:「帶升山符,出門作周身三五法?!?/p>姓。如唐代有符令奇。
〈動詞〉
相合、吻合。
如:「符合」、「名實相符」。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持之為訓(xùn),有符焉爾?!?/p>


別人在查:
評論
- 嵩煙半卷青綃幕,伊浪平鋪綠綺衾。
- 稚川亦隘人,疏錄此庸子。蘇軾《和陶讀《山海經(jīng)》
- 茗愛傳花飲,詩看卷素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