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
假筆順
假筆順:撇、豎、橫折、橫、豎、橫、橫、橫折、橫、橫撇/橫鉤、捺假異體字:
叚 仮 ??基本解釋
假 jiǎ ㄐㄧㄚˇ
- 不真實(shí)的,不是本來(lái)的,與“真”相對(duì):假山。假話。假冒。假釋。假死。虛假。真假。弄虛作假。
- 借用,利用:假借。假貨。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為自己辦事)。假公濟(jì)私。不假思索(用不著想)。
-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漢字的偏旁??瑫Q“片假假”,草書稱“平假假”。
- 據(jù)理推斷,有待驗(yàn)證的:假設(shè)。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其它字義
假 jià ㄐㄧㄚˋ
詳細(xì)解釋
假
叚 jiǎ
〈形容詞〉
(1) (形聲。從人,叚( jiǎ )聲。“叚”亦兼表字義。本義:不是真的)
(2) 同本義(跟“真”相反) [false;bogus;counterfeit]
假,非真也?!?span id="ftdppvn" class="fbook">《說(shuō)文》
假,今不然也?!?span id="rfzznn5" class="fbook">《墨子·經(jīng)上》
假寐永嘆?!?span id="jdzvb57" class="fbook">《詩(shī)·小雅·小弁》。箋:“不脫冠衣而寐曰假寐?!?/p>
為假上將軍?!?span id="bt5t5p5" class="fbook">《史記·項(xiàng)羽紀(jì)》
假令單于初立?!?span id="75ppjzp" class="fbook">《漢書·匈奴傳》
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史記·淮陰侯列傳》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span id="tlddj55" class="fbook">《聊齋志異·狼三則》
(3) 又如:假姨姨(假親戚,冒充的親戚);假言(虛假不實(shí)的言語(yǔ));假女(鴇兒稱自己認(rèn)作養(yǎng)女的妓女);假局(假局子。誘人的騙局,圈套);假子(非親身的兒子,如干兒子、前夫之子等)
(4) 代理,非正式 [informal]
(5) 又如:假攝(代理職務(wù));假髻(人造的發(fā)髻);假吏(暫時(shí)代理職務(wù)的官吏);假守(古代稱權(quán)宜派遣而非正式任命的地方官)
詞性變化
假 jiǎ
〈動(dòng)詞〉
(1) 通“叚”。借。兼指借出和借入 [borrow]
假,借也?!?span id="nxrpphx" class="fbook">《廣雅》
假爾大龜有常?!?span id="xhdx55n" class="fbook">《禮記·曲禮》
而假手于我寡人?!?span id="zhpxvbp" class="fbook">《左傳·隱公十一年》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span id="5xvfdn7" class="fbook">《左傳·成公二年》
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 虢?!?span id="xjv5pfv" class="fbook">《左傳·僖公五年》
以書假余。——明· 宋濂《送東陽(yáng)馬生序》
假諸人。
而強(qiáng)假焉?!濉?袁枚《黃生借書說(shuō)》
(2) 又如:假榻(借住);假館(借館舍以住宿;借用書塾讀書);假宿(借宿);假以辭色(好言好語(yǔ)、和顏悅色的對(duì)待);假途滅虢(春秋時(shí)晉國(guó)向虞國(guó)借路攻打虢國(guó)。滅虢回兵時(shí)把虞國(guó)了滅掉了。后以此比喻以“假途”為名,行滅他國(guó)之實(shí)的計(jì)策)
(3) 租賃;雇傭 [hire]
(4) 又如:假居(租屋而居;暫借居?。?/font>;假稅(租賃應(yīng)繳的稅);假賃(借,租借)
(5) 憑借 [depend on]
假輿馬者。——《荀子·勸學(xué)》
假舟楫者。
善假于物也。
(6) 又如:假力于人(憑借他人的力量);假助(借助);假虎(比喻借用他人之事作威作福的人);假虎張威(狐假虎威)
(7) 授予;給予 [give]
假大兵權(quán)?!濉?梁?jiǎn)⒊?span id="zz7nf59" class="fbook">《譚嗣同傳》
假吾人彭聃之壽。——[英] 赫胥黎著、 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
(8) 又如:假兵權(quán)(給予兵權(quán));假人(授予人);假年(給以歲月。指延長(zhǎng)壽命);假息(茍延殘喘)
(9) 寬容;寬饒 [tolerate]
大臣犯法,無(wú)所寬假?!?span id="5hrzxbl" class="fbook">《北史·魏世祖紀(jì)》
(10) 又如:假易(寬縱;寬容);假縱(寬縱)
(11) 偽托;假冒 [make a pretext]。如:假妝(假扮;扮作);假口(假托;假冒);假批子(冒名頂替者)
(12) 通“嘉”。贊美,表彰 [laud;praise]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span id="fbljbtn" class="fbook">《詩(shī)·周頌·維天之命》
假樂(lè)君子,顯顯令德。——《詩(shī)·大雅·假樂(lè)》
假而禮之,厚而勿欺,則天下之士至矣?!?span id="tnxdz5z" class="fbook">《管子·小問(wèn)》
假 jiǎ
<連>
(1) 假設(shè),如果 [if]
假之有人而欲南,無(wú)多?!?span id="vbvdld5" class="fbook">《荀子·正名》
假其驚怖斯言?!?span id="hnjrbrh" class="enfy">[英]赫胥黎著、 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
(2) 又如:假饒(如果;假若);假似(如果;假設(shè));假之(假若);假而(假如)
(3) 即使 [even]。如:假是(即使;縱然);假遭(即使,如果)
假 jiǎ
〈副詞〉
(1) 暫且;權(quán)宜 [for the moment]
吾未哺食,請(qǐng)假設(shè)草具?!谠?span id="vhpvh55" class="fbook">《段太尉逸事狀》
(2) 又如:假嘈(胡亂應(yīng)付);假延(暫且延緩);假埋(假葬。暫時(shí)埋葬以待改葬);假翮(暫時(shí)依附)
假 jiǎ
〈介詞〉
(1) 憑借 [by virtue of]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span id="fpbztn5" class="fbook">《荀子·勸學(xué)》
愿假寵以請(qǐng)予諸侯?!?span id="dhdzvxn" class="fbook">《左傳·昭公四年》
假此科斂丁口。——《聊齋志異》
(2) 當(dāng) [as]
假今之世?!?span id="v755fjf" class="fbook">《荀子》
(3) 另見 jià;xiá
常用詞組
假案 假扮 假報(bào)告 假充 假大空 假道 假定 假而 假發(fā) 假分?jǐn)?shù) 假拱 假話 假貨 假借 假吏 假令 假冒 假寐 假面 假面具 假名 假仁假義 假如 假若 假嗓子 假山 假善人 假設(shè) 假設(shè) 假使 假釋 假手 假說(shuō) 假死 假托 假戲真唱 假想 假象 假牙 假意 假造 假招子 假肢 假裝國(guó)語(yǔ)詞典
假 ㄐㄧㄚˇ jiǎ
〈形容詞〉
不真的、虛偽的、人造的。與「真」相對(duì)。
如:「假發(fā)」、「假話」、「假面具」、「虛情假意」。
《紅樓夢(mèng)·第一回》:「假作真時(shí)真亦假,無(wú)為有處有還無(wú)?!?/p>代理的。
《后漢書·卷四七·班超傳》:「以超為假司馬?!?/p>
〈動(dòng)詞〉
借。
如:「假手于人」、「狐假虎威」。
《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p>待。
《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談也。」
〈連詞〉
假 ㄐㄧㄚˋ jià
〈名詞〉
工作期間依規(guī)定或經(jīng)申請(qǐng)獲準(zhǔn)的休息時(shí)間。
如:「放假」、「暑假」、「春假」、「請(qǐng)假」、「銷假」、「病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