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筆順
愧筆順:點(diǎn)、點(diǎn)、豎、撇、豎、橫折、橫、橫、撇、豎彎鉤、撇折、點(diǎn)愧異體字:
謉 媿 聭基本解釋
愧 kuì ㄎㄨㄟˋ- 羞慚:羞愧。慚愧。愧色。愧怍(慚愧)。愧疚。愧赧(因羞愧而臉紅)。愧悔。問心無愧。
詳細(xì)解釋
- 愧 kuì
〈動詞〉
- (形聲。從心,鬼聲。本義:慚愧)
- 同本義。同“媿” [ashamed]
- 小則如愧?!?span id="psdcgj9" class="fbook">《禮記·儒行》
- 尚不愧于屋漏?!?span id="4rvlfn7" class="fbook">《詩·大雅·抑》
- 不愧于人。——《詩·小雅·何人斯》
- 雖顏慚未知心愧?!?span id="fimcleh" class="fbook">《魏書·列女傳》
- 縱上不殺我,我不愧于心乎?——《史記·張耳陳余列傳》
- 諶雖暴抗,然聞言則大愧流汗。——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 能不愧老人之言否?!濉?周容《芋老人傳》
- 下恐愧吾師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茲游快且愧矣?!?span id="q7oy9zc" class="fbook">《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 兼愧貴家子?!?span id="bspcpsq" class="fbook">《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 又如:愧心(內(nèi)心慚愧);愧悔(慚愧后悔);愧服(衷心佩服他人,自慚不如);愧灼(極言慚愧之意);愧天作人(上愧對天理,下愧對人事)
- 折辱人;使羞慚 [ashame]
- 昭王聞之,欲愧之以辭?!?span id="w7gyvtd" class="fbook">《戰(zhàn)國策·齊策》
- 又如:愧辱(羞辱)
- 責(zé)人罪咎 [blame]
- 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span id="ug9l7oa" class="fbook">《禮記·表記》。注:“病、愧謂罪咎之?!?/li>
常用詞組
愧汗 愧恨 愧疚 愧赧 愧色 愧怍國語詞典
- 愧 kuì ㄎㄨㄟˋ
〈動詞〉
- 因理虧或做錯事,而感到難為情。
- 辱人而使之感到羞慚。
- 《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li>
- 《后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li>
- 辜負(fù)、對不起。
- 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吾上恐負(fù)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形容詞〉
- 羞慚。
- 如:「面有愧色」。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