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 lái ㄌㄞˊ
萊 ㄌㄞˊ lái
〈名詞〉
植物名。藜科藜屬,一年生草本。葉卵形,質(zhì)柔形闊,邊緣呈鋸齒狀。有香氣,嫩葉可食。也稱為「藜」。
不耕種而蔓草叢生的田地。《周禮·地官·縣師》:「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萊之?dāng)?shù)。」
雜草、穢草。《詩經(jīng)·小雅·十月之交》:「徹我墻屋,田卒污萊。」唐·孔穎達(dá)·正義:「萊者,草穢之名。」
國名。春秋時(shí)為齊靈公所滅。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qū)山東省黃縣東南。
姓。如春秋時(shí)晉國有萊駒。
〈動(dòng)詞〉
除草。《周禮·地官·山虞》:「若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