僂
僂筆順
僂筆順:撇、豎、豎、橫折、橫、橫、豎 、橫折、橫、豎、撇點(diǎn)、撇、橫僂異體字:
僂 軁 ?? 婁基本解釋
僂 lǚ ㄌㄩˇ
僂 lóu ㄌㄡˊ
- 見“佝僂病”、“僂儸”。
詳細(xì)解釋
僂
(1) 僂 lóu
(2) ——見「佝僂」( gōulóu)
(3) 另見 lǚ
國語詞典
僂 ㄌㄡˊ lóu
〈名詞〉
〈動(dòng)〉
-
背向前微傾,以示恭敬。
《左傳·昭公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
晉·杜預(yù)·注:「俯共於傴,傴共於僂?!?/p>


別人在查:
評(píng)論
發(fā)表評(píng)論
- 稀稠與顏色,一似去年時(shí)。
- 身健正宜金印綬,位高方稱白髭須。白居易《楊六尚書頻寄新詩詩中多有思閑》
- 孤艇沖煙過,疏鐘隔塢聞。
- 天南行李半波濤,灘樹枝枝拂戲猱。
- 古苔凝青枝,陰草濕翠羽。柳宗元《再至界圍巖水簾遂宿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