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陸筆順
陸筆順: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橫、豎、橫、撇 、點(diǎn)、橫、豎、橫陸異體字:
六 坴 陸 ?? ?? ?? ?? ?? ?? ?? 陸基本解釋
陸 lù ㄌㄨˋ
- 高出水面的土地:陸地。大陸。
- 隨從的樣子:陸陸續(xù)續(xù)。
- 跳躍:“……翹足而陸,此馬之眞性也”。
- 〔陸離〕①色彩繁雜,如“斑駁陸陸”;②長(zhǎng)(cháng),如“帶長(zhǎng)鋏之陸陸兮,冠切雲(yún)之崔嵬”。
- 姓。
陸 liù ㄌㄧㄡˋ
- “六”的大寫。
詳細(xì)解釋
陸
陸 lù
名
(1) (會(huì)意。從阜( fù),表示與地形地勢(shì)的高低上下有關(guān),從坴( lù ),土塊很大?!笀v」亦兼表字音。本義:陸地,高而平的地方)
(2) 同本義 [land]
陸,高平地。——《說文》
鴻漸於陸。——《易·漸卦》
陵阜陸墐。——《國語·齊語》
陵衍平陸。——《穆天子傳》三
水陸草木。——宋· 周敦頤《愛蓮說》
水陸俱下。——《資治通鑑》
又如:大陸(廣大的陸地);水陸(水面和陸地上);陸毛(陸地之所產(chǎn)。指獸類);陸田(旱田。對(duì)水田而言);陸徑(即陸路);陸船(即旱船。船形的花車)
(3) 路;道 [road]
復(fù)陸重閣,轉(zhuǎn)石成雷。——張衡《西京賦》
(4) 陸路 [land route]
運(yùn)鹽之法,凡行百里,陸運(yùn)斤四錢,船運(yùn)近一錢。——沈括《夢(mèng)溪筆談·官政一》
又如:水陸兼程;水陸交通
(5) 西漢侯國名 [Lu state],在今山東省壽光縣東
(6) 象聲詞。
如:陸陸(狀聲詞。形容轆轤沿著繩索下降的聲音)
(7) 姓。
如:陸費(fèi)(複姓)
詞性變化
陸
陸 lù
形
通「碌」。平凡 [ordinary]。
如:陸陸(很平凡的樣子。同「碌碌」)
陸
陸 lù
動(dòng)
(1) 通「踛」。跳躍 [jump; spring]
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莊子·馬蹄》
(2) 卸;摘 [unload;pick]
一邊就摘了帽子,陸了網(wǎng)子,脫了布衫子。——明·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
(3) 通「虜」。擄掠 [loot;pillage]
會(huì)公孫瓚師旅南馳,陸掠北境。——《後漢書·袁紹傳》
(4) 另見 liù
常用詞組
陸沉 陸稻 陸地 陸風(fēng) 陸賈、酈生 陸九淵 陸架 陸軍 陸離 陸路 陸橋 陸上 陸續(xù) 陸游 陸運(yùn)國語詞典
陸 ㄌㄨˋ lù
〈名詞〉
-
高出水面的平地。
如:「大陸」、「登陸」。
宋·王安石〈書任村馬鋪〉詩:「投老經(jīng)過身獨(dú)在,當(dāng)時(shí)洲渚今平陸?!?/p> -
旱路、陸路。
如:「水陸交通」。
《墨子·非樂上》:「舟用之水,車用之陸?!?/p> -
姓。如宋代有陸九淵。
〈動(dòng)〉
-
跳躍。
《莊子·馬蹄》:「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
陸 ㄌㄧㄡˋ liù
〈名詞〉
-
六的大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