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
涼筆順
涼筆順:點、提、點、橫、豎、橫折、橫、豎鉤、撇、點涼異體字:
涼 ?? 凉基本解釋
涼 liáng ㄌㄧㄤˊ
- 溫度低:涼快。涼爽。涼意。涼氣。陰涼。涼絲絲。涼亭?;臎?。
- 喻灰心,失望:聽到這消息,我涼了半截。
- 中國西晉末年至北魏,各族統(tǒng)治者在西北地區(qū)建立的割據(jù)政權:五涼(前、后、南、北、西)。
涼 liàng ㄌㄧㄤˋ
- 放一會兒,使溫度降低:把開水涼一涼再喝。
詳細解釋
涼
涼 liáng
〈形容詞〉
(2) 同本義 [cold]
北風其涼。——《詩·邶風·北風》
北風謂之涼風。——《爾雅·釋天》
涼風至。——《禮記·月令》
涼雨時降。——《素問·五常政大論》
涼州,西方所在寒涼也。——《釋名·釋州國》
(3) 微寒,稍冷 [cool;cold]
日初出,滄滄涼涼。——《列子·湯問》。注引《字林》:“涼,微寒。”
曰燠,曰寒。——《書·洪范》。疏:“燠是熱之始,暑是熱之極;涼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極。”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唐· 杜甫《天末懷李白》
又如:冬暖夏涼;涼生生(微涼貌);涼宇(涼秋的天空);涼吹(涼風);涼榻(竹制矮床);涼轎(一種無帷轎);涼衣(涼衫;內(nèi)衣);涼風(初秋涼爽的西南風。八風之一)
(4) 薄;輕微;刻薄 [thin;unkind]
職涼善背。——《詩·大雅·桑柔》
虢多涼德。——《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又如:涼德(薄德);涼能(才能微薄);涼菲(才德微?。?/font>;涼厚(薄與厚);涼薄(微薄,淺?。?/font>;涼駁(淺薄蕪雜)
(5) 人煙稀少;冷落 [bleak and desolate]。
如:涼落(衰落);涼涼(寂寞冷落的樣子);涼野(荒寒的曠野);涼聲(悲涼肅殺的聲音)
(6) 悲愴,內(nèi)心凄苦,又比喻灰心、失望 [sad;discouraged;disappointed]。
如:悲涼;涼思(凄涼的思緒);見此慘狀,心都涼了
(7) 〈方〉∶痛快;舒服 [very happy]。
如:當干部的態(tài)度好,人家窮也窮得心涼
(8) 通“諒”。誠信 [honest]
民之罔極,職涼善背。——《詩·大雅·桑柔》
詞性變化
涼 liáng
〈名詞〉
(1) 秋季 [winter]。
如:涼天(秋天);涼月(涼蟾。秋月);涼宇(涼秋的天空);涼沙(秋天的飛沙);涼夜(秋夜)
(2) 國名 [liang state]。東晉十六國時期建立在今甘肅省一帶的政權,國號皆稱“涼”。有前涼、后涼、北涼、南涼、西涼等
(3) 通“辌”。辒辌,喪車 [funeral carriage]
棺載辒涼車中。——《史記·秦始皇本紀》
(4) 姓
(5) 另見 liàng
常用詞組
涼白開 涼拌 涼冰冰 涼不絲兒 涼菜 涼床 涼粉 涼風 涼津津 涼快 涼涼 涼了半截 涼帽 涼面 涼棚 涼氣 涼傘 涼薯 涼爽 涼水 涼絲絲 涼颼颼 涼臺 涼亭 涼席 涼鞋 涼意國語詞典
涼
-
「涼 」的異體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