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筆順
閔筆順:橫折、橫、橫、豎、豎、橫折鉤、橫 、橫、點(diǎn)、橫、撇、點(diǎn)閔異體字:
憫 閔基本解釋
閔 mǐn ㄇㄧㄣˇ
- 憂忠,兇喪:閔兇。
- 同「憫」,憐恤,哀傷。
- 同「憫」,憂慮。
- 勉力:閔勉。
- 昏味,糊塗:閔然不敏。
- 姓。
詳細(xì)解釋
閔
閔 mǐn
〈動(dòng)〉
(1) (形聲。從門,文聲。本義:弔唁)
(2) 同本義 [condole;offer one’s condolenees]
閔,吊者在門也。——《說文》
(3) 同「憫」。憐恤,哀憐 [sympathize]
閔予小子,遭家不造。——《詩·周頌·閔予小子》
又如:閔察(憐憫審察);閔悼(憐恤哀悼);閔悔(憐恤而痛悔);閔笑(憐憫嘲笑)
(4) 勉。黽勉 [encourage]
予惟用閔於天越民。——《書·君奭》
又如:閔免(勤免不息。同黽勉。也作閔勉)
(5) 憂慮 [worry;be anxious about]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孟子·公孫丑上》
閔閔焉如農(nóng)夫之望歲。——《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又如:閔兇(憂傷的事。常指父母之喪);閔悔(傷痛後悔);閔急(令人擔(dān)憂的嚴(yán)重情勢)
國語詞典
閔 ㄇㄧㄣˇ mǐn
〈動(dòng)〉
-
憐恤。
《詩經(jīng)·豳風(fēng)·東山序》:「君子之於人,序其情而閔其勞?!?br>《漢書·卷五四·蘇建傳》:「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閔之。」通「愍」。 -
擔(dān)心、憂心。
《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br>漢·王充《論衡·問孔》:「閔道不行,失孔子情矣?!?/p>
〈名詞〉
-
憂患。
《詩經(jīng)·邶風(fēng)·柏舟》:「覯閔既多,受侮不少?!?br>《文選·李密·陳情表》:「臣以險(xiǎn)釁,夙遭閔兇?!?/p> -
姓。如唐代有閔頊。
〈形容詞〉
-
強(qiáng)悍。
《孟子·萬章下》:「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雇ā笗 ?。


別人在查:
評(píng)論
發(fā)表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