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
淖筆順
淖筆順:點、點、提、豎、橫、豎、橫折、橫、橫、橫、豎基本解釋
淖 nào ㄋㄠˋ 淖 chuò ㄔㄨㄛˋ- 古同“綽”,綽約。
- 姓。
詳細解釋
- 淖 nào
〈名詞〉
- (形聲。從水,卓聲。本義:泥沼;深泥,爛泥)
- 同本義 [mire]
- 又如:淖濘(泥爛滑溜);淖湴(淤泥);淖污(泥水混濁);淖田(爛泥田);淖潦(爛泥積水)
- 流體 [fluid]
- 漆淖水淖,合兩淖則為蹇?!?span id="tpzxztr" class="fbook">《呂氏春秋》
- 姓
〈形容詞〉
- 濕潤 [moist]
- 淖乎如在于海。——《管子·內(nèi)業(yè)》。
- 淖,濕也?!?span id="bxlxv7f" class="fbook">《廣雅》
- 又如:淖澤(濕潤)
- 柔和 [soft]
- 夫水,淖弱以清。——《管子·水地》
- 嘉薦普淖?!?span id="nd77ppl" class="fbook">《儀禮·少牢禮》。注:“和也?!?/li>
- 又如:淖溺(柔軟);淖糜(爛糊粥);淖濘(泥濘)
國語詞典
- 淖 nào ㄋㄠˋ
〈名詞〉
〈形容詞〉
- 濕潤。
- 《管子·地員》:「五粟之狀,淖而不肕?!?/li>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