圻筆順
圻筆順:橫、豎、提、撇、撇、橫、豎圻異體字:
垠 磯基本解釋
圻 qí ㄑㄧˊ- 地的邊長。
- 方千里之地:“今土數(shù)圻而郢是城,不亦難乎”。
- 古同“垠”,邊際。
詳細解釋
- 圻 qí
〈名詞〉
- (形聲。從土,斤聲。《說文》中與“垠”同字。本讀 yǐn。本義:邊際)
- 畿,京畿。古稱天子直轄之地。亦指京城所領(lǐng)的地區(qū) [capital]
- 矧惟若疇圻父?!?span id="n5r4jkw" class="fbook">《書·酒誥》。鄭注:“謂司馬主封畿之事。”
-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span id="y19xzj4" class="fbook">《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 又如:圻父(古官名。掌封畿內(nèi)軍事);圻甸(天子的領(lǐng)地,天子之地方千里,千里之內(nèi)謂之“圻甸”);圻郊(都邑的郊野)
- 疆界;地域 [boundary]
- 曲岸。通“碕 [bent shore]
- 又如:圻岸(曲岸)
- 另見 yín
國語詞典
- 圻 qí ㄑㄧˊ
〈名詞〉
- 京畿四周一千里以內(nèi)的地方。
- 《書經(jīng)·畢命》:「申畫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li>
- 漢·孔安國·傳:「京圻安則四海安矣?!?/li>
- 《逸周書·卷八·職方解》:「方千里曰王圻,其外方五百里為侯服?!?/li>
- 面積千里之地。
-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今土數(shù)圻,而郢是城,不亦難乎?」
- 晉·杜預(yù) ·注:「方千里為圻?!?/li>
- 圻 yín ㄧㄣˊ
〈名詞〉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