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
稍筆順
稍筆順:撇、橫、豎、撇、點、豎、點、撇、豎、橫折鉤、橫、橫基本解釋
稍 shāo ㄕㄠˉ
◎ 本義為禾末,引申為略微:稍稍。稍微。稍許。稍縱即逝。
其它字義
稍 shào ㄕㄠˋ
◎ 〔稍息〕軍事或體操的口令。
詳細(xì)解釋
稍 shāo
〈名詞〉
(1) (形聲。從禾,肖聲。本義:禾末)
(2) 同本義 [tip of standing grain]
稍,出物有漸也。——《說文》。按,此字當(dāng)訓(xùn)禾末,與秒為谷芒者別。
(4) 泛指事物的末端,枝葉 [tip;the thin end of a twig]。如:稍芟(指樹枝蘆荻等塞河之物);稍房(亦作“梢間”、“梢房”。距主房較遠(yuǎn)的房間);稍瓜(菜瓜)
(5) 俸祿,官吏的薪水 [an offical's salary]
均其稍食?!?span id="masc8s2" class="fbook">《周禮·內(nèi)宰》。注:“吏祿稟也。”
今諸生學(xué)于太學(xué),縣官日有廩之供?!鳌?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6) 又如:稍食(月俸,按月而給的廩食);稍餼(月俸,廩食);稍房(堆放稻糧的屋子)
(7) 賭本 [money to gamble with]。如:翻稍(翻本);稍物(做賭本的財物,金錢);稍長膽壯(賭本足,膽子大);稍挽稍(拿自己的賭資來博取別人的銀錢)
(8) 用同“艄”。稱船家 [boat man]。如:稍婆(船家婦女;撐船的女子);稍工(艄公);稍子(艄公;船夫);稍公(撐船的人,掌舵的人)
詞性變化
稍 shāo
〈副詞〉
(1) 逐漸 [gradually]
獻(xiàn)孝之后,稍以蠶食六國?!?span id="wmimuuk" class="fbook">《史記·秦楚之際月表》
稍,漸也?!?span id="aaqmyua" class="fbook">《漢書·郊祀志》集注
漸漸,猶稍稍也?!?span id="ku8esye" class="fbook">《一切經(jīng)音義》
吏稍侵辱之。——《漢書·周勃傳》
其后稍蠶食魏?!?span id="mqcsuso" class="fbook">《史記·魏公子列傳》
(2) 又如:稍殺(漸衰;稍差)
(3) 略微;稍微 [a little;slightly]
稍,稍小也?!?span id="kw8ogaq" class="fbook">《廣雅》
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鳌?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乃使人復(fù)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鳌?歸有光《項脊軒志》
(4) 又如:稍姑(稍微,姑且);稍勝一籌;稍息(略微休養(yǎng)生息;略微停止;小憩;歇息一會兒);產(chǎn)品的質(zhì)量稍差了些,要注意保證質(zhì)量;這大衣稍長了一點
(5) 表示范圍,相當(dāng)于“只”、“但” [but]
山豁何時斷,江平不肯流。稍知花改岸,始驗鳥隨舟。——杜甫《陪王使君晦日泛江》
(6) 隨即,不一會 [immdiately]。如:稍稍(隨即,已而)
(7) 表示程度深,相當(dāng)于“頗”、“甚” [very]
姐姐稍親文墨,君瑞博通今古?!?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
稍 shāo
〈動詞〉
用同“捎”。順帶寄、帶[bring]。如:稍帶(攜帶);稍馱(裝載在牲口背上);稍袋(裝糧食的口袋)
稍 shāo
〈形容詞〉
(1) 小 [small]
凡王之稍事,設(shè)薦脯醢?!?span id="8i4ic0a" class="fbook">《周禮·天官·膳夫》
(2) 另見 shào
常用詞組
稍后 稍綠 稍稍 稍勝一籌 稍微 稍為 稍許 稍縱即逝國語詞典
稍 ㄕㄠ shāo
〈副詞〉
略微。
如:「請稍候」、「稍縱即逝」。頗、甚。
《文選·江淹·恨賦》:「紫臺稍遠(yuǎn),關(guān)山無極。」
唐·柳宗元〈與崔策登西山〉詩:「謫居安所習(xí)?稍厭從紛擾?!?/p>已經(jīng)。
唐·趙冬曦〈和尹懋秋夜游灉湖〉詩二首之一:「山暗云猶辨,潭幽月稍來?!?/p>正、方才。
宋·陳師道〈寄晁無斁春懷〉詩:「稍聽春鳥語叮嚀,又見官池出斷冰?!?/p>
〈名詞〉
俸祿。
《儀禮·聘禮》:「赴者至,則衰而出,唯稍受之?!?br>漢·鄭玄·注:「稍,廩食也 ?!?/p>姓。如漢代有稍騰。
稍 ㄕㄠˋ ?shào
(一)?之又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