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
舍筆順
舍筆順:撇、捺、橫、橫、豎、豎、橫折、橫舍異體字:
捨 舎 ??基本解釋
(繁體字:捨)
舍 shě ㄕㄜˇ
- 放棄,不要了:舍己為人。舍近求遠(yuǎn)。四舍五入。
- 施舍:舍粥。舍藥。
舍 shè ㄕㄜˋ
詳細(xì)解釋
舍
捨 shě
〈動(dòng)詞〉
(1) 放在一邊;丟開 [put;put aside]
捨,釋也。從手,舍聲。——《說文》
捨,置也。——《廣雅》
舍車而徒。——《易·賁》
又如:舍手(放開手;放下手);舍置(丟開);舍臉(沉下臉)
(2) 放棄;舍棄 [give up;abandon]
萬物捨此而求生。——《老子》注經(jīng)傳多以舍為之
不如舍。——《易·屯》
舍命不渝。——《詩(shī)·鄭風(fēng)·羔裘》
求則得之,舍者失之。——《孟子·告子上》
而操舍鞍馬,仗舟楫,與 吳越爭(zhēng)衡。——《資治通鑒》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又如:舍己成人(犧牲自己利益,成全別人);舍卻(拋開);舍實(shí)求虛(放棄實(shí)在的東西,而去追求虛無縹緲的所在);舍拼(舍棄;不顧一切干);舍筏(舍棄渡人的船筏);舍業(yè)(放棄學(xué)業(yè);舍棄產(chǎn)業(yè));舍己蕓人(舍棄自己的田地,去耕耘別人的田地。比喻荒廢自己本分內(nèi)的工作而替他人做事)
(3) 廢止、停止 [abolish]
耕者少舍。——《禮記·月令》。注:“止也。”
舍我穡事。——《書·湯誓》。釋文:“廢也。”
舍藥物可也。——《左傳·昭公九年》。服注:“止也。”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xué)》
又如:舍業(yè)(停止學(xué)習(xí))
(4) 布施,施舍 [give alms]
我聽見人說,就是中相公時(shí),也不是你的文章,還是宗師看見你老,不過意,舍與你的。——《儒林外史》
又如:舍個(gè)數(shù)(在神佛面前許個(gè)愿);舍貧(接濟(jì)窮人);舍宅(施舍住宅作寺院);舍施(施舍)
(5) 通“赦”。免罪或免罰;釋放 [remit]
憂忘其身,內(nèi)忘其親,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荀子·榮辱》
王賢其母,說其義,即舍田子罪。——《韓詩(shī)外傳·卷九》
夫人請(qǐng)之,吾舍之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舍禁(解除封山澤的禁令);舍縱(寬赦,放縱);舍眼(睜眼;抬眼)
(6) 發(fā),發(fā)射 [launch]
不失其馳,舍矢如破。——《詩(shī)·小雅·車攻》
又如:舍拔(發(fā)箭);舍放(發(fā)射,放射)
(7) 另見 shè
常用詞組
舍本逐末 舍不得 舍短取長(zhǎng) 舍己從人 舍己為人 舍近求遠(yuǎn) 舍車保帥 舍臉 舍命 舍棄 舍生取義 舍死忘生國(guó)語詞典
舍 ㄕㄜˋ shè
〈名詞〉
-
房屋、住宅。
如:「宿舍」、「田舍」、「房舍」、「茅舍」。 -
謙稱自己的住所。
如:「寒舍」、「敝舍」。 -
飼養(yǎng)牲畜的地方。
如:「豬舍」、「牛舍」。 -
宋元時(shí)代稱顯貴人家的子弟。多見於元人小說、戲曲中。
元·關(guān)漢卿《救風(fēng)塵·第一折》:「自家鄭州人氏,周同知的孩兒周舍是也?!?br>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二折》:「近日有個(gè)客人,姓甚喚做甚舍。」 -
量詞。古代計(jì)算行軍里數(shù)的單位。三十里為一舍。
如:「退避三舍」。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guó),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p> -
一宿、一夜。
《左傳·莊公三年》:「凡師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
〈動(dòng)〉
-
住宿、居住。
《左傳·宣公二年》:「宣子田於首山,舍于翳桑?!?/p> -
止息、停止。
《左傳·哀公十五年》:「舍於孔氏之外圃?!?/p> -
安置。
《戰(zhàn)國(guó)策·魏策二》:「王不如舍需於側(cè),以稽二人者之所為?!?/p>
〈形容詞〉
-
對(duì)人謙稱自己卑幼的親屬或親戚。
如:「舍弟」、「舍妹」、「舍親」。
舍 ㄕㄜˇ shě
〈動(dò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