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筆順
聽筆順:橫、豎、豎、橫、橫、橫、橫、橫、豎、提、橫、撇 、豎、橫折、豎、豎、橫、橫、點(diǎn)、斜鉤、點(diǎn)、點(diǎn)聽異體字:
廳 聽 聴 聼 ?? ?? ?? ?? ?? ??基本解釋
聽 tīng ㄊㄧㄥˉ
- 用耳朵接受聲音:聽力。聽寫。聽覺。聆聽。洗耳恭聽。
- 順從,接受別人的意見:言聽計(jì)從。
- 任憑,隨:聽任(rèn )。聽?wèi){。聽之任之。
- 治理;判斷:聽訟(審理案件)。聽政。
- 量詞,指馬口鐵密封成筒狀以貯藏食物、飲料等:一聽可口可樂。
詳細(xì)解釋
聽
聽 tīng
〈動(dòng)〉
(1) (形聲。本字從耳德,壬( tìng)聲。從耳德,即耳有所得,本義:用耳朵感受聲音)
(2) 同本義 [listen;hear]
聽,聆也。——《說文》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書·泰誓中》
無稽之言勿聽。——《書·大禹謨》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xué)》
行人駐足聽。——《玉臺(tái)新詠·古詩爲(wèi)焦仲卿妻作》
聽婦前致詞。——唐· 杜甫《石壕吏》
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資治通鑑·唐紀(jì)》
又如:聽知(聽到);聽受(聆聽,用耳感受聲音);聽言(道聽途說,沒有根據(jù)的話);聽真(聽得真切);聽直(聽取曲直)
(3) 接受,聽信,接納 [heed;obey;have a receptive ear for]
不聽寡人。——《戰(zhàn)國策·魏策》
故聽之。——《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壹聽陵言。——《漢書·李廣蘇建傳》
開張聖聽。——諸葛亮《出師表》
又如:聽人(聽從別人的意見,任人支配。喻愚昧);聽用(聽從並予採用或任用);聽納(聽從採納;聽諫納善);聽能(聽從能者的意見);聽喚(聽從使喚)
(4) 治理,管理或執(zhí)行事務(wù) [administer]。
如:聽政(執(zhí)政;處理政務(wù));聽治(處理政事)
(5) 決斷;審理 [訴訟案件][serve as a judge]。
如:聽決(聽斷,判決);聽治(處理政事)
(6) 等候;待 [wait]。
如:聽用(聽候任用);聽選(等候任命)
(7) 聽?wèi){,任憑[allow;let]。
如:聽人穿鼻(讓人牽著鼻子走。比喻任人支配而無主見);聽其自便(聽?wèi){人任意行動(dòng));聽勢(shì)(聽?wèi){情勢(shì)的發(fā)展變化)
(8) 偵察 [reconnoiter]
請(qǐng)謂(爲(wèi))王聽東方之處。——《戰(zhàn)國策》
詞性變化
聽
聽 tīng
〈名詞〉
(1) 耳朵 [ear]
翏翏而爲(wèi)窮苦愁怨之聲,不啻風(fēng)泉之滿聽矣。——清· 黃宗羲《金介山詩序》
(2) 馬口鐵罐[tin]。
如:聽裝午餐肉;聽裝咖啡。亦用作聽裝物品的量名。
如:一聽香菸;一聽奶粉;聽裝(用聽包裝)
(3) 耳目,間諜[detective;spy]
(4) 廳堂。古代官府辦公處,後作“廳” [office]
病人或至數(shù)百,聽廊皆滿。——《資治通鑑》
大司馬府聽前有一老槐,甚扶疏。——《世說新語·黜免》
常用詞組
聽斑 聽便 聽不懂 聽不清 聽差 聽窗 聽從 聽錯(cuò) 聽懂 聽斷 聽而不聞 聽房 聽候 聽話 聽話兒 聽會(huì) 聽見風(fēng)就是雨 聽講 聽覺 聽課 聽來 聽力 聽命 聽?wèi){ 聽其言觀其行 聽其自然 聽牆根 聽取 聽任 聽審 聽事 聽書 聽說 聽訟 聽隨 聽天由命 聽筒 聽聞 聽?wèi)颉÷爩憽÷犘拧÷犻摗÷犝摺÷犜\ 聽政 聽之任之 聽衆(zhòng) 聽子國語詞典
聽 ㄊㄧㄥ tīng
〈動(dòng)〉
-
用耳朵收受聲音。
如:「聆聽」、「聽音樂」、「傾聽」。
《論語·檀弓下》:「有婦人哭於墓者而衰,夫子式而聽之。」 -
採信、取信。
如:「聽信」。
《戰(zhàn)國策·齊策一》:「士尉以證靖郭君,靖郭君不聽,士尉辭而去?!?br>《宋史·卷四四二·文苑傳四·蘇舜欽傳》:「而大臣?xì)w咎于刑獄之濫 ,陛下聽之,故肆赦天下以為禳救?!?/p> -
等候、等待。
明·徐渭《雌木蘭·第二齣》:「念其勞役多年,令馳還鄉(xiāng),休息三月,仍聽取用。」
〈名詞〉
-
耳聞的事情。
《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p> -
廳堂。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大司馬府聽前有一老槐,甚扶疏?!雇ā笍d」。 -
量詞。計(jì)算罐頭食品的單位。為英語 tin的音譯。
如:「一聽奶粉」。 -
姓。如唐代有聽姓。
聽 ㄊㄧㄥˋ tìng
〈動(dò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