誣筆順
誣筆順:點(diǎn)、橫、橫、橫、豎、橫折、橫、橫 、豎、撇、點(diǎn)、撇、點(diǎn)、橫誣異體字:
誈 誣 ?? ?? ??基本解釋
誣 wū ㄨˉ
- 人沒有做壞事,硬說他做了壞事;把沒有的事說成有:誣蔑。誣賴。誣陷。
詳細(xì)解釋
誣
誣 wū
〈動〉
(1) 欺騙 [cheat]
因爲(wèi)誣上,卒從吏議。——司馬遷《報(bào)任安書》
佞譽(yù)誣諛。——唐· 柳宗元《柳河?xùn)|集》
又如:誣祿(假冒有功而受祿)
(2) 無中生有,捏造事實(shí)害人 [accuse falsely]
誣善之人,其辭遊。——《易·繫辭》
誣守納己賕。——明· 高啓《書博雞者事》
誣去賢使君。
誣太守者。
又如:誣扳(犯罪的人誣告攀扯他人);誣罪(誣陷使人入罪);誣系(捏造事實(shí),使人獲罪);誣良爲(wèi)盜;誣言(誣罔之言。虛僞騙人的言辭);誣罔(誣衊冤枉);誣詆(捏造事實(shí)以詆譭人);誣善(誣陷,欺騙善良)
(3) 抹殺 [blot out]
而高人所述,不可誣矣。——隋· 王度《古鏡記》
(4) 冤屈 [torture indiscriminately]
其刑矯誣。——《國語·周語》
常用詞組
誣謗 誣告 誣害 誣控 誣賴 誣衊 誣枉 誣陷 誣栽 誣指國語詞典
誣 ㄨ ?wū語音
〈動〉
-
陷害、毀謗。
如:「誣賴」、「誣陷」。
南朝梁·江淹〈自序傳〉:「或?yàn)?a href="/hycd/s/s290194.htm">世士所嫉,遂誣淹以受金者?!?br>《明史·卷一八七·馬中錫傳》:「誣為盜,遣甯杲、柳尚義繪形捕之,破其家?!?/p> -
欺騙、矇騙。
《孟子·滕文公下》:「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br>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二四四·唐紀(jì)六十·文宗太和六年》:「當(dāng)文宗求治之時(shí),僧孺任居承弼,進(jìn)則偷安取容以竊位,退則欺君誣世以盜名,罪孰大焉!」
〈形容詞〉
-
虛妄不實(shí)的。
《墨子·非儒下》:「儒者迎妻,妻之奉祭祀,子將守宗廟,故重之。應(yīng)之曰:『此誣言也。』」
《紅樓夢·第七八回》:「小哥兒十三歲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學(xué)淵源,真不誣矣?!?/p>
誣 ㄨˊ ?wú讀音
-
(一)?之讀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