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筆順
夷筆順:橫、橫折、橫、豎折折鉤、撇、捺夷異體字:
? 侇 跠 ?? ?? ?? ?? 恞 痍基本解釋
夷 yí ㄧˊ- 中國古代稱東部的民族:東夷。九夷(古時稱東夷有九種)。
- 中國舊時指外國或外國的:華夷雜處(chǔ ㄔㄨˇ)。
- 平,平坦,平安:化險為夷。
- 弄平:夷為平地。
- 消滅:夷滅。族夷(誅殺犯罪者家族)。
- 等輩:“諸將皆陛下故等夷”。
- 古代的鋤類工具。
- 古同“怡”,喜悅。
- 古同“痍”,創(chuàng)傷。
- 姓。
詳細(xì)解釋
- 夷 yí
〈名詞〉
- (會意。從大從弓。本義:東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對對東部各民族的統(tǒng)稱)
- 同本義 [Yi nationality]。殷代分布在今山東省,江蘇省一帶。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 夷,東方之人也。從大,從弓,會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span id="ww4zeks" class="fbook">《說文》
- 夷有九種?!?span id="954konf" class="fbook">《後后漢書東夷傳》
- 宅喁夷?!?span id="l9wlky4" class="fbook">《書饒典》。馬注:“萊夷也?!?/li>
- 四夷八蠻。——《周禮職方式》
- 如:夷歌(夷人的歌曲。亦蔑指外族的歌曲);夷蠻(古代東方和南方各族的蔑稱)
- 舊時往往用以稱外囶或外囯人 [foreign country;foreigner]
- 又如:夷場(即“洋場”。舊時上海人指租界地);夷館(清代稱外囯人在中囯的館舍)
- 倚輩;同輩 [same kind]
- 在醜夷不爭?!?span id="ib4i4gc" class="fbook">《禮記曲禮上》。鄭玄注:“夷,猶倚也?!?/li>
- 今諸將皆陛下故等夷。——《史記留候世家》
- 又如:夷等(同列,同輩)
- 古囯名 [Yi state]。在今山東省即墨市西
- 姓
〈形容詞〉
- 平坦 [level]
-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span id="56aema4" class="fbook">《老子》
- 馳騁夷道?!?span id="jck9x0s" class="fbook">《淮南子原道》
- 船背稍夷。——明魏學(xué)洢《核舟記》
-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a href="/hycd/w/w40048.htm">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 又如:夷延(地勢平坦而廣闊);夷阻(平坦和險阻)
- 太平 [peaceful]。如:夷一(太平統(tǒng)一);夷世(太平之世)
- 平和;平易 [gentle;modest]
- 與之辯解,言和而色夷?!魉五?span id="mq5rkf4" class="fbook">《送東陽馬生序》
- 又如:夷坦(平和坦蕩);夷伍(平易而放達(dá));夷易(平易,平正);夷泰(平和閑靜);夷淡(性情平和淡泊);夷雅(平和閑雅);夷道(平易之道);夷遠(yuǎn)(平和而高遠(yuǎn));夷為(平和通達(dá));夷粹(平和純正);夷澹(平易恬靜);夷簡(平易質(zhì)人)
- 平正 [flat;level]。如:夷姡(公平美好);夷陂(平正和偏頗);夷易(平易,平正);夷庭(平正,平直)
- 經(jīng)常,常道 [usual]
- 王極之傳言,是夷是訓(xùn),于帝其順。——《史記》
- 傲慢 [arrogant]
- 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荀子》
- 安閑 [leisurely]。如:夷由(從容自得);夷白(安于清貧,潔身自好);夷坦(安祥自若的樣子)
- 通“怡”。喜悅 [happy;joyful]
〈動詞〉
- 使平,拉平;鏟平 [level to the ground]
- 將塞井夷竈而為行也?!?span id="0sa9cm0" class="fbook">《左傳.成公十六年》
- 往而夷夫。——《呂氏春秋.似順》
- 芟夷大亂?!?span id="iftm1x0" class="fbook">《資治通鑒》如:夷為平地;夷岳;夷拔(鏟平攻破)平定 [put down]
- 亂生不夷,靡囯不泯?!?span id="4565w1s" class="fbook">《詩.大雅.桑柔》
- 實(shí)靖夷我邦?!?span id="u055asc" class="fbook">《詩.大雅.召》
- 今操芟荑大難,略已平矣?!?span id="5iowbpd" class="fbook">《資治通鑒》
- 又如:夷難(平定禍亂)
- 傷,受傷 [be wounded]
- 夷于左股。——《易.明夷》
- 芟夷我農(nóng)功。——《左傳.成公十三年》
- 又如:夷傷(創(chuàng)傷;死傷)
- 攻破 [capture]。如:夷拔(攻破);夷破(攻破)
- 鏟除;消滅;誅滅 [exterminate;put to death]
- 又如:夷三族(古代的酷刑。一人犯罪,父母、兄弟、妻子[一說父族、母族、妻族]三族同坐)
- 毀滅 [ruin]。如:夷毀(毀滅)
- 猶豫,遲疑 [hesitate]。如:夷由(猶豫;遲疑不前);夷與(遲疑不前)
- 鋤草 [root out]
常用詞組
夷曠 夷戮 夷陵 夷門 夷滅 夷平 夷然 夷猶國語詞典
- 夷 yí ㄧˊ
〈名詞〉
- 中國古代東部民族之一。殷商時約分布在今大陸地區(qū)山東、江蘇一帶。后泛稱東方各族為「夷」。
- 如:「徐夷」、「淮夷」。
- 《后漢書·卷八五·東夷傳·序》:「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fēng)夷、陽夷?!?/li>
- 古代對中原以外各族的蔑稱。
- 如:「蠻夷戎狄」。
- 同輩。
- 《禮記·曲禮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爭?!?/li>
- 鋤草、平土的農(nóng)具。
- 《國語·齊語》:「惡金以鑄鉏、夷、斤、????,試諸壤土?!?/li>
- 《管子·小匡》:「惡金以鑄斤斧鉏夷鋸????,試諸木土?!?/li>
- 創(chuàng)傷。
- 《左傳·成公十六年》:「子反命軍吏,察夷傷?!?/li>
- 《后漢書·卷四七·班超傳》:「每有攻戰(zhàn),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li>
- 平易、平安。
- 如:「化險為夷」。
- 常道。
- 《史記·卷三八·宋微子世家》:「曰王極之傅言,是夷是訓(xùn),于帝其順。」
- 姓。如周代有夷詭諸。
〈動詞〉
- 鏟平、使平坦。
- 如:「夷為平地」。
- 《左傳·成公十六年》:「將塞井夷灶而為行也。」
- 《國語·晉語六》:「夷灶堙井,非退而何?」
- 誅除、消滅、平定。
- 鏟草、割草。
- 《周禮·秋官·薙氏》:「掌殺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li>
- 陳放、安置。
- 《禮記·喪大記》:「徹帷,男女捧尸夷于堂,降拜?!?/li>
- 平均。
〈形容詞〉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