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筆順
至筆順:橫、撇折、點、橫、豎、橫至異體字:
?? ?? ?? ?? ?? 致 ??基本解釋
至 zhì ㄓˋ詳細(xì)解釋
- 至 zhì
〈動詞〉
- (象形。從一,一猶地,指事,不去而下來。古文從土,上亦象飛下之形。尾上首下。本義:到來,到達(dá))
- 同本義(上古時期多用“至”,中古時期多用“到”) [arrive;reach]
- 至,鳥飛從高下至地也?!?span id="hn77l7d" class="fbook">《說文》
- 鳳鳥不至?!?span id="5thb5tj" class="fbook">《論語》
- 至,到也?!?span id="ljnp7pv" class="fbook">《字林》
- 至,到也?!?span id="5d7f7p5" class="fbook">《廣韻》
- 王朝至于商郊 牧野?!?span id="dt5llpr" class="fbook">《書·牧誓》
- 我征聿至?!?span id="b3xj9hr" class="fbook">《詩·豳風(fēng)·東山》
- 遠(yuǎn)道不至?!?span id="7bzft9r" class="fbook">《墨子·辭過》
-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xué)》
- 至則行矣?!?span id="p1t9j5h" class="fbook">《論語·微子》
- 至則無可用。——唐· 柳宗元《三戒》
- 風(fēng)雨驟至。——漢· 王粲《登樓賦》
-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小國寡民》
- 孝武帝時,至代相?!?span id="dfbxt9t" class="fbook">《史記·李將軍列傳》
- 至通州,幾以不納死。—— 宋· 文天祥《后序》
- 富者不能至?!濉?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 前狼又至?!?span id="zv597vd" class="fbook">《聊齋志異·狼三則》
- 至子之世。——清· 洪亮吉《治平篇》
- 又如:至旦(到天明);水流至足;至竟(到底;畢竟);至止(到達(dá),到來。止,語氣詞);無微不至;自春至冬;由東至西;至于(到;達(dá)到);至乎(至于。到;達(dá)到);至至(達(dá)到,道的最高境地);至到(指程度達(dá)到極點;到)
- 來;去 [come;go]
- 形容事物的盡善盡美。猶言最好、最高、最大 [perfect;best;first-rate]
- 又如:至心(極為誠懇的心意);最駿(最好的駿馬);至意(極深遠(yuǎn)的用意);至情(極其真實的思想感情);至理(極深的道理);至材(極佳的才能);至治(最完善的政治);至德(最高尚偉大的德性)
- 深 [deep]
- 日,君以驪姬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周語》。 韋昭注:“至,深也?!?/li>
- 又如:至慮(深思熟慮);至戒(猶深戒);至契(交情極深的朋友)
- 得當(dāng);恰當(dāng) [proper;suitable]
- 不知逆順之理、小大至不至之變者也,未可與及天下之大理者也?!?span id="lr9pptp" class="fbook">《荀子·正論》。楊倞注:“至不至,猶言當(dāng)不當(dāng)也?!?/li>
- 親近 [close;intimate]。如:至戚(最親近的親屬)
- 真摯;誠摯 [honest]
-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span id="rnb7jpr" class="fbook">《中庸》。朱熹注:“天下至誠謂圣人之德之至,天下莫能加也。”
- 又如:至誠;至友
- 周到 [con siderate;thoughtful]
〈副詞〉
- 大 [great;maximum]
- 又如:至賢(大賢。指極有賢德的人);至碭(極廣大)
- 極;最 [very]
- 又如:至公(最公正);至足(極充足);至大至剛(廣大無限而剛健不可屈撓);至大無外(大到極點,外無以加);至小無內(nèi)(小到極點,內(nèi)無余隙);至公無私(公正到極點,絲毫沒有私心);至清(極其清澈)
- 一定;必 [certainly]
- 竟,竟然 [unexpectedly]
- 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鳥飛?!?span id="rltj9ht" class="fbook">《韓非子》
〈名詞〉
- 夏至、冬至的簡稱 [solstice]
- 凡分、至、啟、閉,必書云物?!?span id="n59fzxh" class="fbook">《左傳·僖公五年》
- 又如:至節(jié)(冬至或夏至);至日(指冬至日,夏至日。冬至?xí)冏疃?,夏至?xí)冏铋L)
- 至道。道家多以指最玄妙精深的道理 [very reason]
- 今背其本而求其末,釋其要而索其于祥,末可與言至也?!?span id="nrtbzlt" class="fbook">《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
- 又如:至精(我國古代哲學(xué)家指一種極其精微神妙而不見形跡的存在)
- 道德高尚的人;圣人 [saint]
- 又如:至人(道家指超凡脫俗,達(dá)到無我境界的人;思想或道德修養(yǎng)最高超的人)
- 準(zhǔn)則 [standard;criterion]
- 民生而有習(xí)有常,以習(xí)為常,以常為慎…上賢而不窮,哀樂不謠,民知其至?!?span id="hvrj7n9" class="fbook">《逸周書》
- 乃;乃至;以至 [and even;down to;even]
- 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a href="/hycd/c/c59087.htm">曹丕《與吳質(zhì)書》
- 至于,甚至于 [as far;as to]——用于說完一事時,又另外提出一事。轉(zhuǎn)折相連
〈介詞〉
常用詞組
至寶 至不濟(jì) 至誠 至遲 至此 至多 至高無上 至好 至交 至今 至理 至理名言 至親 至情 至日 至若 至善 至上 至少 至死 至矣盡矣 至言 至友 至于國語詞典
- 至 zhì ㄓˋ
〈動詞〉
- 到達(dá)、來到。
- 《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li>
〈形容詞〉
〈副詞〉
〈連詞〉
- 表示轉(zhuǎn)折的語氣。
-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名詞〉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