疐筆順
疐筆順:橫、豎、點、橫撇/橫鉤、豎、橫折、橫、豎 、橫、橫撇/橫鉤、豎、橫、撇、捺疐異體字:
? 嚏 ?? ?? ?? ?? ?? ?? ?? ?? ?? 躓 ??基本解釋
疐 zhì ㄓˋ
- 阻擋,限止。《説文•叀部》:“疐,礙不行也。”《廣韻•至韻》:“疐,頓也。”
- 牽絆;顛仆。也作“躓”。《爾雅•釋言》:“疐,仆也。”又“疐,跲也。”
疐 dì ㄉㄧˋ
- 用同“蒂”。瓜果的蒂部。引申為去掉瓜果的蒂。《爾雅•釋木》:“棗李曰疐之。” 《集韻•霽韻》:“疐,去本也。”
- 通“嚏”。打噴嚏。《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厲》:“鼻腔壞,刺其鼻不疐。”。《説文•口部》:“嚔,悟解氣也。”《玉篇•口部》:“嚔,噴鼻也。”
詳細解釋
疐 zhì
〈動詞〉
(1) 絆倒 [trip and fall]
狼跋其胡,載疐其尾。——《詩·豳風(fēng)·狼跋》
又如:跋前疐后(狼前進時會踩著下巴底下垂著的肉,后退又會被尾巴絆倒,比喻進退兩難)
(2) 停滯;阻礙 [stop;hinder]。如:疐跋(困難);疐便(難易)
國語詞典
疐 ㄓˋ zhì
〈動〉
-
停滯、阻礙不前。
《說文解字·叀部》:「疐,礙不行也?!?/p> -
踏住、踩到。
《詩經(jīng)·豳風(fēng)·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p>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