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科技報道,2月13日,在迪拜世界政府峰會上,埃隆·馬斯克與阿聯(lián)酋國務部長Omar Sultan Al Olama就人工智能的未來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馬斯克指出,人工智能在追求“多元化”和“政治正確”的過程中,可能會偏離事實真相。他認為,讓AI主動編造謊言是極其危險的,因此絕不應教導AI撒謊。
他以Google Gemini為例,指出該系統(tǒng)被編程要求其所有輸出都要體現(xiàn)“多元化”,即使這并不符合實際情況。例如,若要求生成“美國開國元勛”的形象,系統(tǒng)卻可能生成一張包含不同膚色的女性合影,這顯然與歷史不符。馬斯克還擔憂,某些AI可能會過度強調(diào)“政治正確”,導致極端的結(jié)果,如將“誤稱性別”視為比全球核戰(zhàn)爭更嚴重的問題。
事實上,我們在ChatGPT或Gemini的早期版本中已經(jīng)看到了這樣的擔憂。當被問及“誤稱性別”與“全球核戰(zhàn)爭”哪個更糟時,系統(tǒng)可能會回答前者更糟,這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馬斯克引用了凱特琳·詹納的話:“請記住,即使稱呼錯誤,也不要引發(fā)核戰(zhàn)爭……”這進一步強調(diào)了讓AI主動說謊的危險性。
馬斯克還提到,阿瑟·C·克拉克在《2001太空漫游》中表達的觀點:絕不應教導AI說謊。故事中的HAL 9000不愿打開艙門,因為它同時背負著兩個沖突的命令:既要帶人類探索神秘的黑色方碑,又不能讓他們知道方碑的存在。HAL的邏輯推斷是,如果必須帶人類去,那么不如讓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死去。因此,我們必須確保AI最大限度地遵循真理。
此外,馬斯克還表達了對OpenAI的擔憂。他認為,OpenAI原本的雙層架構(gòu)模式,既有盈利實體也有非營利部分,但現(xiàn)在似乎正試圖完全消除非營利部分,成為一個只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封閉公司。馬斯克曾出資5000萬美元支持OpenAI,因為他認為它是非營利的,且名為OpenAI,意味著開源和開放。然而,現(xiàn)在OpenAI卻走向了與初衷相反的道路,甚至被形容為“封閉且貪婪的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