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苴
詞典解釋
(1).苞,通“ 包 ”。即蒲包。用葦或茅編織成的包裹魚肉之類食品的用具。《禮記·少儀》:“笏、書、脩、苞苴……其執(zhí)之,皆尚左手。” 鄭玄 注:“謂編束萑葦以裹魚肉也?!薄抖Y記·曲禮上》:“凡以弓劍苞苴簞笥問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孔穎達 疏:“苞者以草包裹魚肉之屬也,苴者亦以草藉器而貯物也?!?/p>
(2).苞,通“ 包 ”。指包裹,包扎?!对姟ばl(wèi)風(fēng)·木瓜》“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漢 鄭玄 箋:“以果實相遺者,必苞苴之。”
(3).苞,通“ 包 ”。饋贈的禮物。《莊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鍾泰 發(fā)微:“古者饋人魚肉之類,用茅葦之葉,或苞之,或藉之,故曰‘苞苴’?!?漢 賈誼 《新書·禮》:“苞苴時有,筐篚時至,則羣臣附?!薄读簳ね跎?zhèn)鳌罚骸凹邑?,無苞苴可以事朋類?!?/p>
(4).苞,通“ 包 ”。指饋贈。 漢 劉向 《列女傳·許穆夫人》:“古者諸侯之有女子也,所以苞苴玩弄,繫援於大國也?!?/p>
(5).苞,通“ 包 ”。賄賂?!?a href="/hycd/x/x259771.htm" target="_blank">荀子·大略》:“ 湯 旱而禱曰:‘……苞苴行與?讒夫興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 楊倞 注:“貨賄必以物苞裹,故總謂之苞苴?!?唐 李德裕 《管仲害霸論》:“近世有以宮中之樂餌君者,而苞苴日行,紀(jì)綱日壞,朋黨益熾,讒言益昌?!?嚴(yán)復(fù) 《原強》:“ 美國 華盛頓 立法至精,而苞苴賄賂之風(fēng),至今無由盡絶?!?/p>
- 說與南湖張秘閣,速來同直道山頭——— 項安世雪寒百司作暇獨入局觀雪簡張直閣
- 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李白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wèi)尉張卿二首
- 謝市人驚麵,曹風(fēng)客比衣——— 宋庠次韻和吳侍郎佳雪應(yīng)祈豐年有望
- 稍尋優(yōu)缽林,偶旁瞿曇宅——— 李彌遜黃蘗歸途以碧潭清皎潔為韻分得碧字真歇泛舟
- 薇閣藤廳淡淡紅,多君翔步五云中——— 曾國藩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 未看霽色排陰翳,先覺清寒洗郁蒸。——— 陸游雨止頓寒遂有晴意
- 好爽利,好豁暢——— 馬鈺清心鏡 贈馬先生
- 坐來石上云,乍謂壺中起——— 錢起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窗里山
- 紫貂寒擁鼻,綠螘細(xì)侵唇——— 劉延世和孫公索酒
- 鳥寒棲不定——— 庾信就蒲州使君乞酒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