襃斜道
詞典解釋
古道路名。因取道 褒水 、 斜水 二河谷得名。二水同出 秦嶺 太白山 : 褒水 南注 漢水 ,谷口在今 陜西省 勉縣 褒城鎮(zhèn) 北, 斜水 北注 渭水 ,谷口在今 陜西省 眉縣 西南。通道山勢險峻,歷代鑿山架木,于絕壁修成棧道,舊時為 川 陜 交通要道。《漢書·溝洫志》:“其后人有上書,欲通 襃斜道 及漕,事下御史大夫 張湯 。 湯 問之,言:‘抵 蜀 從故道,故道多阪,回遠;今穿 襃斜道 ,少阪,近四百里。’” 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聞·考史六》:“ 襃斜道 、故道: 襃水 通 沔 ,在 興元府 襃城縣 ; 斜水 通 渭 ,在 京兆府 武功縣 。故道今 鳳州 梁泉縣 。”亦省作“ 襃斜 ”。《史記·貨殖列傳》:“然四塞,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 襃斜 綰轂其口?!?唐 韓愈 《李公墓志銘》:“販者負入 襃斜 ,船循 渭 而下,首尾相繼不絶?!?明 唐順之 《題贈喬僉事兼為乃翁封君壽》詩:“為郎幾歲歷 金華 ,還聞建節(jié)度 褒斜 ?!?a href="/hycd/c/c57860.htm" target="_blank">參閱《元和郡縣志·興元府·褒城縣》。
- 平蕪煙一望,鄉(xiāng)夢太迢遙——— 李流謙宇文氏莊觀海棠時海棠未甚開而余旦夕歸矣賦
- 老病猶貧活,漂零各隕空——— 葉適趙尚書挽詩
- 南渡百年無雅樂,當(dāng)年猶惜廣陵音——— 陳普詠史下嵇康
- 優(yōu)為吳詩父,雅命楚騷仆——— 陳與義偶成古調(diào)十六韻上呈判府兼贈劉興州
- 乞巧樓空夜筵散,襪生寒,青苔砌上觀銀漢——— 馬致遠【越調(diào)】小桃紅_四公子宅賦
- 縱虹橋煙浪,要君懷古,鳳城風(fēng)雨,奈我相思——— 陳人杰沁園春(送鄭通父之吳門謁宋使君)
- 金鑾殿女曾偷和,不敢將呈萬乘前——— 宋白宮詞
- 無燈可看。——— 劉辰翁減字木蘭花
- 急披龍具壺山麓,來會牛眠蘇嶺頭——— 陳宓往桐城會傅侍郎葬次蘇教思恭韻
- 更時見、梅花助美。——— 呂勝己杏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