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席
詞典解釋
亦作“ 避廗 ”。1.古人席地而坐,離席起立,以示敬意。《呂氏春秋·慎大覽》:“ 武王 避席再拜之,此非貴虜也,貴其言也?!?b>《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廗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諱,乃今日見教?!?李善 注:“《孝經(jīng)》曰:‘ 曾子 避席。’廗與席古字通?!?b>《漢書·灌夫傳》:“已 嬰 為壽,獨(dú)故人避席,餘半膝席?!?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珠利耶國》:“於是避席禮謝,深加敬嘆?!?b>《三國演義》第四回:“ 允 避席問曰:‘ 孟德 有何高見?’”
(2).指讓席,以示敬意。《莊子·盜跖》:“謁者復(fù)通, 盜跖 曰:‘使來前!’ 孔子 趨而進(jìn),避席反走,再拜 盜跖 ?!?/p>
(3).泛指離席。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渙之》:“忽有梨園伶官十?dāng)?shù)人,登樓會(huì)讌。三詩人因避席偎映,擁爐火以觀焉?!?清 捧花生 《畫舫馀談》:“觴客未畢,勿避席而起?!?/p>
(4).指逃席。 元 楊梓 《豫讓吞炭》第一折:“主人, 讓 聞我主索地, 趙君 避席,主人反欲見伐?!?/p>
(5).猶離職。 宋 洪邁 《夷堅(jiān)支志乙·永悟侍者》:“ 悟 曰:‘事既彰露,彼不宜復(fù)留?!烨?a href="/hycd/c/c90418.htm" target="_blank">出院。未幾, 悟 亦避席,與之姪過 南康 ?!?/p>
(6).回避,避退。 宋 洪邁 《夷堅(jiān)志補(bǔ)·鳳翔道上石》:“兩屏相對(duì),列于便殿燕幾,他珍器百種皆避席。” 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花面沖場,正生避席,非關(guān)倒置梨園,祇為從來雅尚?!?/p>
- 功名付他分定,也誰能、伴得赤松游。——— 袁去華木蘭花慢
- 萬里風(fēng)沙憐雁去,滿村桑柘憶蠶眠——— 黎廷瑞思?xì)w
- 古來賢哲皆如此,應(yīng)是才高與眾疏——— 張籍贈(zèng)令狐博士
- 行行逆風(fēng)去,初跡略沾灑——— 姜夔昔游詩 其十二
- 勢奇看不定,景變寫難真。——— 張喬終南山
- 百本敗荷魚不動(dòng),一枝寒菊蝶空迷——— 張賁奉和襲美題褚家林亭
- 雙雙燕子歸來,應(yīng)解笑人幽獨(dú)——— 佚名后庭宴
- 年來群盜滿南區(qū),百指間關(guān)返舊廬——— 黃公度挽方仲及簽判二首
- 離情謾指千條線,野興堪驚一點(diǎn)煙——— 張?jiān)?/a>弱柳
- 等閑風(fēng)雨又紛紛,更忍向、笛中聞——— 楊億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