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箠
詞典解釋
1.鞭子。亦用作比喻。《國語·吳語》:“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軍士使寇令焉?!?漢 劉向 《說苑·談叢》:“騏驥日馳千里,鞭箠不去其背?!?歐榘甲 《新廣東》五:“鄙人雖淺陋,愿執(zhí)鞭箠為馬前卒?!?何其芳 《一個平常的故事》:“讓我的歌唱變成鞭箠?!?/p>
2.鞭打。《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后傳》:“宮人盜者,即時首服,不加鞭箠,不敢隱情?!?b>《太平廣記》卷四八九引 唐 無名氏《冥音錄》:“幼時,每教其藝,小有所未至,其母輒加鞭箠,終莫究其玅。”《二刻拍案驚奇》卷八:“明日主人尋究,定遭鞭箠?!?劉師培 《悲佃篇》:“若輸稅逾期,則鞭箠之慘,無異于公庭?!?/p>
3.比喻督促、勉勵。 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一節(jié):“但使有一姓能箝制我而鞭箠我者,我即從而崇拜之擁護之?!?/p>
4.征服,控制。 清 姚鼐 《書<貨殖傳>后》:“方 秦始皇 統(tǒng)一區(qū)夏,鞭箠夷蠻,雄略震乎當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