儐相
詞典解釋
(1).古時稱替主人接引賓客和贊禮的人。《穆天子傳》卷六“內(nèi)史賓侯北向而立,大哭九” 晉 郭璞 注:“﹝賓侯﹞,儐相。” 宋 蘇轍 《齊州閔子祠堂記》:“堂成,具三獻焉,籩豆有列,儐相有位。”《東周列國志》第六八回:“ 靈王 乃密傳一令,精選國中長軀長髯,出色大漢十人,偉其衣冠,使習(xí)禮三日,命為儐相,然后接見 魯侯 ?!?/p>
(2).行婚禮時贊禮的人。 唐 范攄 《云溪友議·吳門秀》:“及登蘭省,遇 云陽公主 下降 劉都尉 ,百僚舉為儐相?!?宋 陸游 《避暑漫抄》:“就禮之夕,儐相則有 清河 張仲素 、宗室 李程 ?!?b>《紅樓夢》第九七回:“儐相請了新人出轎……儐相喝禮,拜子天地。”
(3).(儐,今讀bīn)舊指婚禮中陪伴新郎的男子和陪伴新娘的女子。 胡也頻 《光明在我們的面前》五:“ 白華 在告訴 珊君 說:‘我已經(jīng)同 密司王 說好了,她已經(jīng)答應(yīng)替你當(dāng)儐相,可是她正在為衣服為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