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絕如線
詞典解釋
亦作“不絕如縷”。 1.形容局勢危急,象差點(diǎn)兒就要斷掉的線一樣?!?a href="/hycd/g/g208307.htm" target="_blank">公羊傳·僖公四年》:“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絶若綫。” 何休 注:“綫,縫帛縷,以喻微也?!薄?a href="/hycd/h/h257083.htm" target="_blank">淮南子·要略訓(xùn)》:“ 齊桓公 之時(shí),天子卑弱,諸侯力征,南夷北狄交伐中國,中國之不絶如綫?!薄肚?a href="/hycd/s/s289567.htm" target="_blank">史稿·禮志三》:“洎 朱溫 以下,或起寇竊,或?yàn)榕殉?,五十餘年,國統(tǒng)不絶如綫。”
(2).形容子孫衰落或后繼者稀少?!?a href="/hycd/h/h235650.htm" target="_blank">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降及 孝成 ,復(fù)加卹問,稍益衰弱,不絶如綫?!?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荒隅中少士人女子,無與為婚,世亦不肯與罪大者親昵。以是嗣續(xù)之重,不絶如縷?!?清 戴名世 《<困學(xué)集>自序》:“自 孟軻氏 而后,學(xué)者不絶如綫,迨 宋 興而諸儒繼起,不可謂盛者歟!”
(3).形容聲音或思緒微弱。 宋 蘇軾 《前赤壁賦》:“餘音嫋嫋,不絶如縷?!?冰心 《<寄小讀者>四版自序》:“年來筆下銷沉多了。然而我覺得那抒寫的情緒,總是不絕如縷,乙乙欲抽?!?/p>原作“不絕若線”。①形容局勢危急,象差點(diǎn)兒就要斷掉的線一樣。②形容子孫衰落或后繼者稀少。
不絕如線出處
- 系隆元藝祖,付托大高宗——— 李祥孝宗皇帝挽詞
- 駕石飛梁盡一虹,蒼龍?bào)@蟄背磨空——— 杜德源安濟(jì)橋
- 此中有路通天去,可把塵蹤繼赤松——— 張繼先金丹詩四十八首
- 蘭畹霜濃,柳溪冰咽,春光先到江梅。——— 石孝友滿庭芳
- 盡得仙翁肘后傳,千古韋經(jīng)播馀馥——— 陳起壽樓監(jiān)丞
- 一從陶令評(píng)章后,千古高風(fēng)說到今——— 曹雪芹詠菊
- 不是我將伊調(diào)販,早攛斷那俫彳亶,任從他外人儹——— 喬吉【雙調(diào)】行香子_題情燕僽鶯
- 琵琶亭上維舟處,水落江空夜雪殘——— 蘇泂雜興四首
- 煙鎖白楊漁浦晚,風(fēng)鳴黃葉鳳城秋——— 釋行海送清上人歸暨陽
- 歸吏封宵鑰,行蛇入古桐。——— 賈島題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