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
詞典解釋
亦作“ 蹴毱 ”。亦作“ 蹴踘 ”。亦作“蹵踘”。亦作“蹵鞠”。1.我國古代的一種足球運(yùn)動。用以練武、娛樂、健身。傳說始于 黃帝 ,初以練武士。 戰(zhàn)國 時(shí)已流行。《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處 ( 項(xiàng)處 )后蹴踘,要蹷寒,汗出多,即嘔血。”《漢書·枚乘傳》:“游觀 三輔 離宮館,臨山澤,弋獵射馭狗馬蹵鞠刻鏤,上有所感,輒使賦之。” 顏師古 注:“蹵,足蹵之也。鞠以韋為之,中實(shí)以物,蹵蹋為戲樂也?!?b>《后漢書·梁冀傳》:“性嗜酒,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 李賢 注引 漢 劉向 《別錄》:“蹴鞠者,傳言 黃帝 所作,或曰起 戰(zhàn)國 之時(shí)。蹋鞠,兵埶也,所以講武以知材也?!?唐 韋應(yīng)物 《寒食后北樓作》詩:“遙聞擊鼓聲,蹴踘軍中樂?!?b>《新唐書·張廷珪傳》:“場無蹴鞠之玩,野絶從禽之樂?!?b>《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又或叫養(yǎng)娘和他下棋、蹵踘,百般頑耍?!?清 姜宸英 《徐健庵編修筵上觀洗象》詩:“曼延蹴踘羅岸旁,吹角鳴鉦沸川上。” 清 趙翼 《行圍即景·相撲》詩:“技逾蹴毱鍊腳力,事異拔河供翫具?!?/p>
- 條風(fēng)吹破當(dāng)三月,谷雨過來又一塵。——— 張淮牡丹百詠·其九
- 知君色慾未能除,好把精神契太初——— 胡叔陽子題壁二首
- 一笛秋風(fēng)急,千巖晚照多——— 李若水次韻高子文村居
- 獨(dú)請萬里行,不奏和親事。——— 鮑溶雜曲歌辭·羽林行
- 不妨青鬢戲人間。——— 陸游鷓鴣天
- 徑蘭欲謝悲零露,籬菊空開乏凍醪——— 歐陽修和應(yīng)之同年兄秋日雨中登凎愛寺閣寄梅圣俞
- 吠月啼曉喧孤幃,淚雨千行心肝摧——— 趙汝鐩古別離
- 七寶豈齊經(jīng),福多不離心——— 釋印肅應(yīng)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 玉人生此山,山亦傳此名——— 王安石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九昆山
- 村醪得舊燒,時(shí)果出寒沈——— 劉子翚胡明仲潭溪三日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