毳衣
詞典解釋
(1).古代天子、大夫的禮服之一。用毛布制成。天子祀四望山川、子男爵及大夫朝聘天子、助祭或巡行決訟皆服之。其制上衣下裳。衣玄色,以五彩繪繡虎蜼、藻、粉米;裳纁色,上繡黼黻。《詩(shī)·王風(fēng)·大車(chē)》:“大車(chē)檻檻,毳衣如菼。” 毛 傳:“毳衣,大夫之服。菼,鵻也,蘆之初生者也。天子大夫四命,其出封五命,如子男之服……服毳冕以決訟?!?鄭玄 箋:“古者天子大夫服毳冕以巡行邦國(guó),而決男女之訟……毳衣之屬,衣繢而裳繡,皆有五色焉,其青者如鵻?!?b>《詩(shī)·王風(fēng)·大車(chē)》:“大車(chē)啍啍,毳衣如璊。” 毛 傳:“璊,赬也。”參閱 清 雷學(xué)淇 《介庵經(jīng)說(shuō)·禮說(shuō)·章服通考》。
(2).毛皮所制衣。 北齊 劉晝 《新論·適才》:“紫貂,白狐,製以為裘,鬱若慶云,皎如荊玉,此毳衣之美也?!?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還宮》詩(shī):“金殿更戎幄,青袪換毳衣?!?b>《宣和遺事》后集:“有小兒三人,自梁棟中循柱而下,弓矢在手,跳躍笑語(yǔ),皆毳衣跣足。”
- 上元佳節(jié),正一輪西步,天渠飛躍——— 譚處端酹江月 上元夜觀月
- 二美惟公所兼有,后生何者欲攀追——— 歐陽(yáng)修太傅杜相公有答兗州待制之句其卒章云獨(dú)無(wú)風(fēng)
- 上透青霄,唯占逍遙自在寧謐——— 王哲雨霖鈴 以上重陽(yáng)集卷之八
- 不似文章雋老,重來(lái)鳴步斗樞間——— 李廷忠慶清朝
- 雜芳春發(fā)淺深叢,曲塢逶迤紫間紅——— 梅堯臣和刁太博新墅十題其八花塢
- 菊才得才破,蟹卻十分遨。——— 高似孫句
- 品格清于竹,詩(shī)家景最幽。——— 李中庭葦
- 紈扇動(dòng)微涼,輕綃薄,梅雨霽,火云爍——— 李存勖歌頭
- 晚景落瓊杯。——— 蘇軾南鄉(xiāng)子
- 興唐鐘刻無(wú)夫字,久欲摩挲與細(xì)論——— 岳珂興唐寺聞鐘
- 8圖片剪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