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質(zhì)
詞典解釋
(1).固定不變的性質(zhì)?!?a href="/hycd/n/n88700.htm" target="_blank">南史·王曇首傳》:“﹝ 王僧虔 ﹞嘗為飛白書題尚書省壁曰:‘圓行方止,物之定質(zhì),修之不已則溢,高之不已則慄?!?唐 劉知幾 《史通·邑里》:“人無定質(zhì),因地而化。故生於 荊 者言皆成 楚 ,居於 晉 者齒便從黃。”
(2).固定的形態(tài)。 宋 蘇軾 《答謝民師書》:“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於所當(dāng)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參兩》:“陰陽有定性而無定質(zhì)也?!?/p>
(3).指固體物質(zhì)。 清 譚嗣同 《<仁學(xué)>自敘》:“由胚胎以至老死,由氣質(zhì)流質(zhì)以成定質(zhì),由膚寸之形以抵七尺之干,又由體魄終于潰爛朽化,轉(zhuǎn)朽變?yōu)樗?,其?shù)亦由一而萬萬也?!?/p>
- 甚欲去為湯餅客,惟愁錯(cuò)寫弄獐書——— 蘇軾賀陳述古弟章生子
- 逍遙萬慮廢,俯仰一身輕——— 孔武仲水上清風(fēng)覆以喬木
- 誰知高深意,緬邈心幽哉——— 張說過蜀道山
- 柳葉開銀鏑,桃花照玉鞍——— 駱賓王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yuǎn)從戎
- 腳力無窮為好山,直須勾引到禪關(guān)——— 徐銳妙相寺方丈
- 瘴霧南邊久寄家,海中來往信流槎——— 許渾送黃隱居歸南海
- 因知護(hù)王國,滿缽盛毒龍——— 孟郊夏日謁智遠(yuǎn)禪師
- 素律初回枕簟涼,松風(fēng)飄泊入華堂。——— 劉兼秋夕書懷呈戎州郎中
- 軍雄城似岳,地變物含春——— 貫休送吏部劉相公除東川
- 離騷謂絕響,此道傳人心——— 方回學(xué)詩吟十首